面临亏损
作为国内最大的LNG进口商,中海油还不得不面对一到岸就亏损的事实。
目前中国的天然气来源主要有国产天然气、进口LNG和进口管道气,因此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定价机制也分为三种。
从目前的天然气价格政策来看,上述三种定价机制都没有与其他能源挂钩。此外,由于国际天然气市场存在“亚洲溢价”,导致进口气价和销售价明显倒挂。
2010年至2012年间,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上涨了68.6%,国内售价和进口成本倒挂现象日益严重,中石油、中海油等这些天然气的主要进口企业已经连年喊亏。中石油财报显示,2011~2013年间,其进口天然气业务巨亏1051亿元。
资料显示,2014年国内进口LNG的均价是2.68元/m3,管道气的均价是2.22元/m3,总体而言,LNG的成本高于管道气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中海油进口LNG的盈利前景目前来看并不明确,但中海油敢于大手笔投入,目的在于保证供给的同时加强对国内LNG市场的控制。
“未计人工等各项经营成本,进口LNG平均每吨赔87元左右,接收站更是全面亏损。”刘广彬称,“由于是在低位签的长协价格,预计中海油进口LNG亏损幅度比中石油要小一些。”
刘广彬认为,中海油不计成本进口LNG,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央企,有保证国内能源供应的社会责任以及可能获得进口退税等政策补偿的通道;第二,LNG市场前景广阔,其手上掌握的资源越多,未来话语权就越大。
“目前国内LNG工厂的开工率仅维持在30%多”。刘广彬等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LNG生产工厂的相继投产及开工率回升,国内LNG中后期的供应量还会不断增加,进而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实际上,在经济性不佳等因素刺激下,广东各地已经出现了逆淘汰,一些已经改用LNG的工业用户重新开始使用燃料油(2429, -11.00, -0.45%)等更具有经济性的替代能源。
下游难题
LNG的价格竞争和逆淘汰现象,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下游LNG加气站建设。
2011年的能源消费数据显示,我国66%以上的能源消费来自煤炭,15%来自石油,天然气占比只有4%。为此国家发改委拟订了在2020年实现10%天然气消费量的目标,这直接引发了新一轮的LNG加气站建设浪潮。
车用天然气加气站成为各大油企争抢的香饽饽。早在2011年,中海油交通新能源事业部副总工程师符一平就表示,中海油未来五年将建设1000座LNG加气站,除去土地成本仅建站成本就在100亿元左右。
每年进口千万吨以上的LNG正是中海油规划千站的直接动因,当时的中海油每年进口LNG已达到800万吨,多来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
中海油大量进口LNG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销售。一方面国内天然气价格管控,另一方面则是进口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挂钩,中海油中石油等石油企业普遍面临着进口气价格与国内气价格倒挂的现象。
“长期以来LNG价格执行非政府指导定价。为了吸引客户,国内不少LNG加气站互相压价竞争客户,导致LNG加气站经营困难。”陈云颖认为,国内LNG终端市场并没有有效开发,但大量新建LNG站点不断蚕食着原来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LNG加气站年均利润(下同)在120万元左右,2013年在150万元左右,而2012年则高达300万元。如果按照1500万元建站成本计算,LNG加气站投资回报期将由5年拉长至10年乃至更长。
在这种背景下,新建LNG站点的步伐明显放缓。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在运营的LNG加气站共有1962座,其中中石油以近500座的数量拔得头筹。而中海油LNG加气站的数量仅在200座左右,与其此前5年内建设1000座的计划相去甚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