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规划的概念: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培训规划在企业培训管理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培训评估的标准、负责培训的机构和人员、培训师的指派、培训费用的预算等一系列工作所作出的统一安排。
员工培训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培训需求分析成果的落实,也关系到企业员工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从根本上保证各种培训目标的实现。总之,员工培训规划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即精密详细、科学合理的程度,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技能开发的成败。
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
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
教学计划的内容
教学计划是实施培训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培训总目标的具体的执行性和操作性计划。它既是受训人员参与培训学习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指导实施教学行为的行动方案。
由于企业培训对象不同,因而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步骤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大体一致。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安排等几个主要方面。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员工培训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如通过教学活动使受训者掌握某一层次或级别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因此,教学目标也是确定某一具体教学任务或教学班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就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的活动过程。认识和掌握各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知识体系及技能要求,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严格地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式是员工教学计划的核心。因此,课程设置也就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
3.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即如何组织培训师与受训者之间的教与学的活动。在企业员工培训活动过程中,教学形式主要受到教师、课程、教材、教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4.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教学环节是指整个培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各相关联的环节。它与教学形式、时间安排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互为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
5.时间安排。教学计划中的时间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因素:(1)整个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时间;(2)为完成某门课程所需要的时间;(3)周学时设计;(4)总学时设计;(5)教学形式、教学环节中涉及的各类课程的讲授、复习、实验、参观、讨论、自习、测验、考查等各环节的时间比例。
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企业培训的教学计划应与各类受训学员的工作、知识、技能的现状及发展要求相适应,与我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个人、企业和文化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使教学计划更能切实地保证受训者有效的补充和改善知识结构、增进技能和提高素质,不断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企业培训的教学计划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层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环节,正确选择教师、教案、教材、教法、教件和教具,明确先学什么,后学什么。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使受训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
(三)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即教学计划要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优化。帮助教师寻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优化途径,努力让学员在最优化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就要考虑抓住最主要和最本质的东西,如学员的特点、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效选择教法、教具及教学辅助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企业将如何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培训效果作为衡量培训优化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即教学要充分发挥企业培训的职能作用,其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要反映新的科学理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等信息,同时在学科结构上还应有横向的联系,并体现新颖性和多变性特点。因此,这就决定了企业培训的教学计划的多变与不稳定的特征,需要不断改进创新,以不断适应新的培训需要。
培训课程的要素:
(九)课程空间
课程空间主要指教室,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场所,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室、研讨室,甚至运动场等。
(十)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根据培训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要求而定,是培训课程的执行者。培训课程要求培训教师的能力广泛,能驾驭课程,引导学员达到课程目标,但不一定是职业教员,也不一定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目前培训教师的组织形式突破了“一个教师上一门课”的传统,而是由课程主持人来组织,挑选在课程内容的各个方面有不同优势的人员来组成课程组,执行“教书育人”的职能。
(十一)学员
学员是培训课程的主体,他们不但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一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应全面考察学习背景和学习能力,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调动学员参与培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使培训效果最佳、效益最优。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培训课程是一个直接用于为企业服务的课程系统,它既是一种教育活动,又是企业的一种生产行为,具有服务性、经营性、实践性、针对性、经验性、功利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设置培训课程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培训课程首先要满足企业和学员的需求,这是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培训课程设计不同于学校课程设计,它要把学员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据,也就是以学员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作为课程要素决策的基础。
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企业培训课程的对象都是成人,因此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模式与方法的选择、教师的配备、教材的准备等方面都要以成人学习的特点为出发点,形成学员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成人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补充某一类型的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培训课程就应该目标明确,实用性强。
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课程设计文件的格式:
体设计人员、录像复制服务、印刷器材,以及其他必需的资源。
培训中的印刷材料:
在培训所使用的各种媒体中,印刷材料是最常用、最可靠(不存在设备出故障的问题)、最易携带、最便宜的教学材料。培训中使用的印刷材料有:工作任务表、岗位指南、学员手册、培训者指南和测验试卷。
1.工作任务表
工作任务表的作用如下:
(1)强调课程的重点。例如,可以发给学员培训大纲或PPT幻灯片文本,节省学员在课堂上记笔记的时间。
(2)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可以发给学员复习思考题,让学员更好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更好地进行小组活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也可以预先发给学员有关活动的介绍,让他们先做好准备。
(3)关注信息的反馈。可以发给学员问卷调查表,促使学员对活动更仔细地进行观察,在活动之后可以收集到较细致的反馈意见。
2.岗位指南
岗位指南是对最常用最关键的任务的描述,使包含许多复杂步骤的任务简单化。岗位指南不像技术手册那么复杂,它具有重点突出、使用简易、查阅快捷、记忆方便等优点。
岗位指南在培训中具有以下作用:
(1)迫使有关专家对理想的操作作出界定,进一步明确培训的目标。
(2)有助于记忆在培训中学到的操作规程,也便于在以后工作中随时查阅。
(3)有时可以代替培训或减少培训时间,节约成本。
3.学员手册
学员手册是培训中的指导和参考材料。在课程开发时,要决定哪些印刷材料可以进入学员手册,哪些最好不要提前发给他们,如测试题、调查问卷等。
4.培训者指南
如果只是教师用,培训者指南可以很简单,如果要发给学员或其他人使用,就应该多一些注解。当培训者着手一个新的培训项目时,或者这个培训项目在很长时间以后又要进行或要修改时,编制培训者指南就很有必要。
5.测验试卷
在培训开始时,利用测验试卷帮助培训者了解学员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对培训内容作最后的调整。通过测验,还可以让学员知道培训的作用,可以弓I起大家对培训的重视,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在培训结束时,也可以进行试卷测验,分数的差别可使教师和学员准确地知道他们的掌握程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