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绩效考核:基于信息化的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提升

  (四)以信息化促进多方合理定位与积极参与

  在上文所说的绩效管理相关者角色定位问题中,要将这些角色定位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中,一方面要转变相关人员观念,而另一方面则必须明确其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并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

  信息系统正是为职责、管理行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平台。以直线经理为例,依据其职责,将具体的操作流程、相关表单固化到信息系统之中,这样员工和直线经理就可以按照系统设置渐次完成“计划、跟踪、评估、反馈”的PDCA过程。而且,信息系统与纸笔操作相比具有更高透明度和沟通即时性,更降低了管理成本,因而更有利于绩效管理各相关方的参与。

  (五)以信息化强化绩效管理执行

  在传统纸笔操作模式下,起动并完成一次绩效管理过程都需要大量的人际过程,比如人力资源要发布通知、监控进程以及各部门上下级之间按指令完成相关过程。

  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转化为信息化流程,并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如OA系统)集成,这时上述过程是信息系统按预先设定自动流转。比如,当绩效管理开始,绩效专员只需在系统内点击鼠标、起动该过程;系统则会自动向相关人员预警,提示其完成绩效计划;而员工完成计划初稿,点击提交,则该计划自动流转到直接上级处进行修改、确认,当然系统同样会自动提示;在绩效管理期末,绩效专员也只需点击鼠标、启动评价过程,系统就会自动提示相关人员进行打分。

  流程信息化、自动化的意义就在于把大量的柔性人际过程转化为刚性的系统流程,保证绩效管理执行的一贯性,不会由于人员懈怠而走向形式化,从而增强了绩效管理的执行力。

  四、绩效管理差异化对信息化的挑战与应对

  (一)绩效管理高度差异化特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家企业,更不可能有企业实行完全相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是一项高度差异化的管理行为。总体上来说,绩效管理受到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管理者偏好的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绩效管理高度差异化。即使各种特性非常接近的企业,其绩效管理也存在一定差异。

  例如,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价值创造方式和过程完全不同,这决定了绩效管理必然高度差异。再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当然完全不同。对于初创期企业而言,企业经营计划的变动是常态,那么绩效管理就必须允许随之调整;反过来,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具有了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和中长期的计划体系,那么绩效管理的稳定性则较强。

  因此,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时,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是,信息厂商产品和服务能否充分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当然,对于信息化厂商而言,充分响应企业差异化需求可能大幅度增加二次开发以及实施成本。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能否随需应变,根据企业绩效管理需求进行灵活配置。系统设计越灵活,则对于企业绩效管理需求的响应越充分、且成本则越低;反之,要么需求响应不足、要么成本高昂。

  (二)平台型绩效管理软件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平台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未来绩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所谓平台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各类绩效管理方法、及其常见的操作方式进行集成,从而保证实施中能够随需应变、灵活配置,既充分响应企业需求、又有效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还要允许企业绩效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情况的变化,自主进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新配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这类系统构成了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一个平台,能够支撑不同考核方法、不同操作方式,并能随企业发展需要不断进行配置、调整。

  1、集成多种绩效管理方法:必须能够支撑企业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如KPI、BSC、目标管理、360度考评等,并能根据企业要求,在这些基本方法基础上配置出个性化考评方法。

  2、丰富灵活的参数配置:即使同样的绩效管理方法,不同企业的具体操作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考核流程、考核表格、打分设置、结果计算等环节都能够进行灵活设置。这些参数设置并非雕虫小技,而是往往体现着企业的管理理念,如上述个人考核结果与部门考核结果联动的例子,丰富的参数设置不仅通过灵活配置快速地满足了企业需求,也贯彻了各种差异化的管理理念。

  3、允许根据企业情况变化重新配置: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根据情况对绩效管理进行调整,因此企业绩效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快速地将这些调整在系统中配置实现。如对考核指标、指标权重以及考核流程、考核方法的调整。

  而且这些调整应当能够由企业绩效管理人员进行灵活配置,并不需要专业的IT人员才能进行,而且一般不涉及二次开发。如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那么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在企业绩效管理的每一次调整都将面临一次危机。

  4、操作简单方便:以上三个要求主要是系统性能角度,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绩效管理专业人员操作的便利性。正如上面所说,企业绩效管理要不断进行调整,这就要求信息系统配置更加灵活、简便。

  5、低实施成本:平台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实施中通过应用层的灵活配置满足企业需求,其实施成本将大幅降低。尤其是相比那些可配置性差、需要大量二次开发的信息化厂商而言,平台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本竞争力是非常突出的。

  6、提供持续的产品升级:绩效管理实践是随着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这就要求系统厂商能够不断深入关注绩效管理实践发展,推出升级产品,与原有版本进行无缝对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

  概括地来说,平台型绩效管理系统是能够随着企业发展而不断成长的、是保证企业信息化投资持续增值的管理系统。

  相关推荐:

  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考指南

  人力资源市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

文章搜索
王全一老师
在线名师:王全一老师
   国家劳动部认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师资...[详细]
版权声明: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