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二级建造师考试 > 行业视点 > 正文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6-8-19 9:27:0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二建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更多二级建造师行业信息,请关注考试吧二级建造师考试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标准委等10 部门《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方案》提出,要以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为核心,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化群众办事环节,推动实现3 个转变: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方案》明确了三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全面梳理涉及群众办事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形成居民个人电子证照目录,建设电子证照库,推动群众办事的“一号”申请,实现“一号”为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二是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以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为支撑,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 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三是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整合各部门孤立分散的政务服务资源,拓展“互联网+ 政务服务”渠道,构建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同时做好政务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为公众提供多渠道、无差别、全业务、全过程的便捷服务。

  《方案》提出了“两年两步走”的实施步骤,以80 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试点单位,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的目标,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群众办事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2016 年,在试点城市内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2017 年,初步实现各试点城市间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 以上可在网上办理。同时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方案》强调,各有关部门、地方要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推进;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标准规范;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倡导政企合作;四是完善考核制度,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

  文件原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 〔2016〕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标准委《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4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动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形势和要求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2个部门组织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福建省建成了电子证照库,推动了跨部门证件、证照、证明的互认共享,初步实现了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一号式”服务;广州市的“一窗式”和佛山市的“一门式”服务改革,简化群众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了办事效率;上海市、深圳市通过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综合受理和全程协同办理。

  但是也应看到,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造成群众重复提交办事材料、往返跑腿,给群众办事创业带来诸多不便。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服务型政府,亟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总结和推广试点区域的成功经验,借鉴发达国家依托公民号、社会安全号等开展面向公民社保、医疗、养老、纳税、信用等“一号”管理服务的经验,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化群众办事环节、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着力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二、总体思路(一)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创新服务。以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为核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便捷性,提高群众办事的满意度。

  2.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资源,推动平台资源整合和多方利用,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加强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互通和协同共享,发挥信息共享支撑多部门协同服务的作用,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3.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充分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促进各层级、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业务联动,强化制度衔接,构建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的联合推进机制。

  4.试点先行,加快推广。充分结合正在实施的信息惠民工程以及不同区域的信息化发展基础,选择条件成熟的区域和领域先行先试,完善标准体系和政策制度,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确保总体工作有序推进。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在试点地区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号”申请。充分发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作用,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成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

  ——“一窗”受理。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一网”通办。建成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三、主要任务(一)“一号”申请,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

  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构建电子证照库,实现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件数据、相关证明信息等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认共享。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通过公民身份号码,直接查询所需的电子证照和相关信息,作为群众办事的依据,避免重复提交,实现以“一号”为标识,为居民“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

  1.建立居民电子证照目录。结合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工作,全面梳理涉及群众办事的政务服务事项,逐项梳理基本流程和办事依据,简化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推行群众办事相关证件、证照、证明等电子化,形成居民个人电子证照目录。

  2.建设电子证照库。按照分散集中相结合原则,以电子证照目录为基础,启动电子证照库建设,在城区、街道、社区统一应用,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实现基础证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推进制证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联通,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以电子证照库支撑各部门办事过程中相关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

  3.建立跨区域电子证照互认共享机制。为方便群众跨区域业务办理,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进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电子证照互认共享,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异地业务办理。

  4.研究制定电子证照法规与相关标准。积极开展电子证照相关政策的研究和试点工作,为制定电子证照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实践依据。健全完善电子证照关键技术标准和跨地区互认共享标准,推动相关标准在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及所在省(区、市)的实施应用。

  (二)“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

  前端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和统一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后端建设完善统一的分层管理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动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信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互通共享、校验核对,建立高效便民的新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进网上网下一体化管理,实现“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

  1.建立政务服务事项优化管理机制。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梳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对延伸到基层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统一规范,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探索建立涉及多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协同办理机制。

  2.升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整合构建综合服务窗口。加快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功能升级,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分级进驻,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捷化。

  3.整合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统筹整合建设覆盖全国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统一管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和业务信息库的联通,逐步推进各级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支撑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通和协同共享。

  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等已有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完成与各部门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相关审批数据、结果同步推送和业务协同办理。推进与电子监察系统对接,确保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审批办理的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用,做到办事过程公开,方便群众监督。

  4.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围绕便民服务,通过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对各级政务服务事项从受理、审批到出件的全流程监督管理,促进政务服务规范运作。拓展自助服务、社区代办、邮政快递等服务渠道,构建跨区域、跨层级、网上网下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

  (三)“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渠道。

  以建设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为抓手,逐步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便民服务“一张网”,实现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一网”通办。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手段,做好政务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为公众提供多渠道、无差别、全业务、全过程的便捷服务。

  1.构建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结合实名制,探索运用生物特征及网络身份识别等技术,联通整合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形成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线上线下互认的群众办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群众办事多渠道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

  2.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梳理整合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社会工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住房保障、住房公积金、公共安全等民生服务领域的网上服务资源,借助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联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结合不同接入渠道和受众特点,优化服务界面,提升服务渠道的便捷性和办事效率。

  3.以大数据创新网络服务模式。有效整合“一张网”中的群众行为数据、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库等资源,形成为群众服务的大数据资源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跨领域、跨渠道的综合分析,了解政务服务需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做好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四、实施步骤以覆盖各省(区、市)的80个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为试点单位,按照“两年两步走”的思路,统筹设计、稳步推进。

  2016年,各试点城市开展证照梳理、电子证照库建设及相关标准体系建立等工作,研究形成与现有系统衔接过渡机制;基本建成电子证照库,完成与制证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实现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同步签发;建成统一的综合政务服务窗口、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完成自有政务服务流程的梳理、简化和标准化,形成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建成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政务服务多渠道的统一认证。在试点城市内部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2017年,跨省电子证照流转交换与网上身份认证体系全面投入应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基本建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基于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初步实现各试点城市间政务服务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基本公共服务事项80%以上可在网上办理。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完善“一号一窗一网”服务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逐步向全国推行。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指导、支持试点实施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制度,推进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要加强对有关业务管理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强化社区应用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加大政策支持。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要研究加快推进“多号合一”信息共享,并适时推动“多卡合一”改革工作。促进大数据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筹推动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

  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试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明确工作步骤,认真研究部署,统筹做好政务服务目录梳理与流程优化、跨部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多号合一”改革等工作。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省市两级共享交换平台对接、跨地市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等工作,确保“一号一窗一网”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二)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标准规范。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要对现行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中与“一号一窗一网”服务模式不相适应的规定进行修改,加快推动制定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网上身份认证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抓紧出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制定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规范、数据共享交换等相关配套标准,开展网上办事、咨询服务流程和标准研究,加快推动“一号一窗一网”的改革与应用。要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积极利用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溯源、可核查。国家标准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和试点城市,制定电子证照数据格式、跨区域互通技术规范。

  (三)加大财政支持,倡导政企合作。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对“一号一窗一网”相关重点工程给予必要支持。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结合财力情况及“一号一窗一网”建设进度,通过本级财政对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日常运维等必要经费予以合理安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引入社会力量,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政企合作等新模式,合理开放利用数据资源。

  (四)完善考核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效能评估和监督考核制度,开展绩效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以惠民效果和群众反响来检验考核信息惠民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高“一号一窗一网”工作的社会认知度、认可度。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受理、处理和反馈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五)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强化“一号一窗一网”信息化支撑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切实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及公民个人隐私。

关注"考试吧二级建造师"微信,第一时间对答案看解析!

二级建造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考试吧二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QQ群

  相关推荐:

  住建部取消资质建造师考核指标有什么影响?热点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两年"瘦身"50%,哪些证书还值钱?最新文章

  全方面解读:住建部取消企业资质对建造师需求

  行业视点:取消企业资质对建造师需求的利弊分析

0
收藏该文章
直播 主讲
老师
导学
规划班
导学规划班
直播 1小时/科
课程目标:了解考试情况及备考学习逻辑
课程优势:对学员进行复习方法指导,进行学习规划的制定
零基础
预学班
零基础预学班
直播 4小时/科
课程目标:零基础入门
课程优势:熟悉知识框架,对基本知识、要点进行梳理,轻松开启备考路。
私教
精讲班
私教精讲班
直播 24-39小时/科
课程目标:全面掌握知识点,打牢基础
课程优势:根据2025年新教材及考试大纲,精细化掌握考点,分析教材变动考点,全方位讲解必考点。
冲刺
备考指导
冲刺备考指导
直播 0.5小时/科
课程目标:掌握冲刺期复习方法,调整高效备考方式
课程优势:结合考试特点及应试要求,指导冲刺阶段备考方法
考点
锁分班
考点锁分班
直播 9-18小时/课
课程目标:紧抓命题特点及趋势,掌握考试命题规律
课程优势:讲练结合,对高频知识点匹配合适题目,同步梳理出题要点
高频
刷题班
高频刷题班
直播 9小时/科
课程目标:总结解题方法技巧,提高做题准确率
课程优势:精选高频题目,名师带领刷题,讲授解题技巧和口诀
案例专项
突破班
案例专项突破班
直播 9小时/科
课程目标:掌握案例分析答题模板,确保案例题少丢分、不丢分
课程优势:深度剖析近年案例真题,详解案例题得分点和抢分点,挖掘出题规律
密卷
点题班
密押点题班
直播 9小时/科
课程目标:基础阶段检验,查缺补漏,夯实基础
课程优势:核心考点强化突破,稳抓得分点
通关
必背班
通关必背班
直播 3小时/科
课程目标:熟悉掌握考试必背内容,拿下必得分
课程优势:总结提炼多年必考核心内容,实用性极强
应试
技巧班
应试技巧班
直播 0.5小时/科
课程目标:考前临门一脚,掌握应试技巧
课程优势:巧做难题,名师直播亲授实战解题方法,指导应试技巧
密训
提分班
密训提分班
直播 1.5小时/科
课程目标:考前再强化,确保不丢分
课程优势:根据历年命题规律,考前再次梳理重要知识点,临考提分
报名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课时安排 直播
1小时/科
直播
4小时/科
直播
24-36小时/科
直播
0.5小时/科
直播
9-18小时/科
直播
9小时/科
直播
9小时/科
直播
9小时/科
直播
3小时/科
直播
0.5小时/科
直播
1.5小时/科
施工管理 二师兄
牛魔王
/ 报名
法规相关知识 房博 / 报名
建筑实务 大鹏 / 报名
市政实务 白象 / 报名
机电实务 黄狮 / 报名
公路实务 白象 / 报名
水利水电实务 黄狮 / 报名
在线课程
2025年
无忧取证班
68%学员选择
2025年
AI私塾班
32%学员选择
适合学员 ①零基础/多次考试未通过,备考很茫然
②需要系统化、全流程学习
③需要名师领学,专业指导,稳步提升
④希望一次顺利通过全部考试
①基础知识薄弱,建工行业小白,备考茫然;
②需要全方位全流程学习、系统梳理知识点;
③现场经验不足,没有实操案例;
④平时工作忙,想要快速掌握考试要点;
在线课程
2025年
无忧取证班
68%学员选择
2025年
AI私塾班
32%学员选择
适合学员 ①零基础/多次考试未通过,备考很茫然
②需要系统化、全流程学习
③需要名师领学,专业指导,稳步提升
④希望一次顺利通过全部考试
①基础知识薄弱,建工行业小白,备考茫然;
②需要全方位全流程学习、系统梳理知识点;
③现场经验不足,没有实操案例;
④平时工作忙,想要快速掌握考试要点;
AI私塾
基因
提分
模式
导学入门
导学规划班
导学规划班
直播 1小时/科
课程目标:了解考试情况及备考学习逻辑
课程优势:对学员进行复习方法指导,进行学习规划的制定
夯实基础
零基础预学班
零基础预学班
直播 4小时/科
课程目标:零基础入门
课程优势:熟悉知识框架,对基本知识、要点进行梳理,轻松开启备考路。
私教精讲班
私教精讲班
直播 24-39小时/科
课程目标:全面掌握知识点,打牢基础
课程优势:根据2025年新教材及考试大纲,精细化掌握考点,分析教材变动考点,全方位讲解必考点。
AI智能课后作业
AI智能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
课程目标:学练结合,知识点内化吸收
课程优势:私教精讲班配套,知识点智能推荐课后练习
巩固提分阶段
冲刺备考指导
冲刺备考指导
直播 0.5小时/科
课程目标:掌握冲刺期复习方法,调整高效备考方式
课程优势:结合考试特点及应试要求,指导冲刺阶段备考方法
考点锁分班
考点锁分班
直播 9-18小时/科
课程目标:紧抓命题特点及趋势,掌握考试命题规律
课程优势:讲练结合,对高频知识点匹配合适题目,同步梳理出题要点
高频刷题班
高频刷题班
直播 9小时/科
课程目标:总结解题方法技巧,提高做题准确率
课程优势:精选高频题目,名师带领刷题,讲授解题技巧及口诀
案例专项突破班
案例专项突破班
直播 9小时/科
课程目标:掌握案例分析答题模板,确保案例题少丢分、不丢分
课程优势:深度剖析近年案例真题,详解案例题得分点和抢分点,挖掘出题规律
考前冲刺阶段
密卷点题班1
密卷点题班1
直播 3小时/科
课程目标:基础阶段检验,查缺补漏,夯实基础
课程优势:核心考点强化突破,稳抓得分点
密卷点题班2
密卷点题班2
直播 3小时/科
课程目标:强化阶段检验,查漏补缺,强化提升
课程优势:核心考点强化突破,稳抓得分点
密卷点题班3
密卷点题班3
直播 3小时/科
课程目标:模拟实战,掌握实战技巧,考场不慌乱
课程优势:核心考点强化突破,稳抓得分点
通关必背班
通关必背班
直播 3小时/科
课程目标:熟悉掌握考试必背内容,拿下必得分
课程优势:总结提炼多年必考核心内容,实用性极强
终极抢分阶段
应试技巧班
应试技巧班
直播 0.5小时/科
课程目标:考前临门一脚,掌握应试技巧
课程优势:巧做难题,名师直播亲授实战解题方法,指导应试技巧
密训提分班
密训提分班
直播 1.5小时/科
课程目标:考前再强化,确保不丢分
课程优势:根据历年命题规律,考前再次梳理重要知识点,临考提分
VIP美题·智能刷题 ★★★
三星题库
每日一练
每日错题榜
教材同步
★★★★
四星题库
真题题库
模拟题库
章节刷题
★★★★★
五星题库
高频常考
大数据易错
VIP密训
真题视频解析
辅助功能
练习工具
VIP配套资料 配套资料
(电子版)
电子书-通关攻略
电子书-极致真题
备考一点通
课程讲义
全程学习计划书
五年真题集锦
速记口诀
考前5页纸
VIP旗舰
服务
人工助学服务 一对一授课老师答疑
一对一班主任督学
学员交流群
(AI)私人定制服务 学籍档案
PMAR学习规划
大数据学习报告
学习进度统计
官网查分服务
VIP勋章
节点严控服务 考试倒计时提醒
VIP直播日历
上课提醒
便捷系统服务 课程视频、音频、讲义下载
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
无限次离线回放
课程有效期 2年有效期! 1年有效期!
协议保障 有效期结束,考试不过科目办理退费!协议>> 考试不过科目,第二年免费重学!协议>>
增值内容 赠送2024年【强化精讲班】模块 赠送2024年【强化精讲班】模块
官方定价 全科:6280
单科:2980(实务)
单科:2780(公共)
全科:4880
单科:2380(实务)
单科:2180(公共)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施工管理
共计1002课时
讲义已上传
7344人在学
工程法规
共计1163课时
讲义已上传
11529人在学
建筑工程
共计15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2397人在学
市政工程
共计1578课时
讲义已上传
106503人在学
机电工程
共计11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426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37
距离2025年考试还有
版权声明:如果二级建造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二级建造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点击
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
咨询二建备考详情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二建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二建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选课
报名
文章责编:houwe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