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
考频:★★ 历年:多选、判断
1.复式记账法vs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
复式记账法: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点拨:
例如买白菜,单式记账法:现金-3元。复式记账法:现金-3元,白菜+3元。
2.复式记账法分类
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一)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T型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具体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
通常情况下,资产类、成本类和费用类账户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小新点:
借贷增减方向:资成费借加贷减,收负所借减贷加,备抵相反。
1.资产类和成本类账户的结构
(1)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小新点:
①余额一般在登记增加额的一方。
②“上期期末余额”一般等于“本期期初余额”。
(2)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
2.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1)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2)期末余额计算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
3.损益类账户的结构
损益类账户主要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1)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本期收入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本期费用净额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用以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总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一方(或几方)记入借方,另一方(或几方)记入贷方,记入借方的金额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如果涉及多个账户,记入借方账户金额的合计数等于记入贷方账户金额的合计数。
无论何种经济业务均会同时影响借贷双方(有借必有贷),且借方账户发生额合计=贷方账户发生额合计(借贷必相等),所以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1.账户对应关系
账户对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2.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科目)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