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它涵盖了理、工、农、文、经济、管理、法律、教育、历史等9大学科门类,是省内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高校之一。学校现设有16个学院、10个系和4个教学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6人,其中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副教授697人,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2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的有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366人。
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培养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同时承担沈阳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民主办学、科学办学的理念,不断研究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狠抓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已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1000余人,其中硕士生100余人。
几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市科研立项283项,其中,获国家、省、市各类科技成果奖励近百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0余篇。获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仅2004年,全校科研进款额达到2694万元。
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新西兰、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五年来,为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培养了近600余名留学生。
沈阳大学通过沈阳市高校资源重组和市政府土地划拔,办学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现校园占地近7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藏书120多万册,并拥有千兆网络系统等一流的中西文检索借阅工具,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体育馆容量大、设施先进。学校还建成了先进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多媒体教室。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曾多次在国家、省、市的大型活动中获奖,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暑期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辽宁省命名为“文明单位”,被沈阳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的,立足新起点,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努力开创一个“求实创新、民主宽容、尊师爱生、和谐共进”的和谐校园。我校在国家第九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产业经济学、材料加工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我校研究生教育以确保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标准,塑造品牌,充分汲取其他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立足本校,重视导师、教师队伍建设和各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力争创立科学的研究生教学体系和教育管理模式,培养知识、技能、素质兼备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严格遴选科研业绩突出、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后、博士组成颇具实力的导师队伍,并投资建设研究生多媒体教室、研究生电子阅览室、研究生学习交流站等教学设施,通过研究所(室)的建设改善导师指导条件,通过研究生辩论赛、学术论文评比、网站制作大赛、英语演讲赛、虚拟创业企划赛等各种形式的竞赛和文体活动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舞台,全方位地为研究生成材创造优越条件。
学校以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为拉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两翼。大力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已建成沈阳大学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纳米材料实验室、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管理科学与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城市经济研究所、真空镀膜实验室、焊接装备控制实验室、材料成型实验室、金相热处理实验室、铸造实验室、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所等专业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包括环境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动物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旅游管理学、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美术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学科。充分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优势,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整合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到“十一五”末期,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达到15个以上,在校研究生500到800人,使我校研究生教育覆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通过学科特色的凝聚、学科实力的增强和质量较高的硕士生培养为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5/8/19 9:08: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招收研究生简章 (2005/8/19 9:06:00)
·东华理工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5/8/19 9:05:00)
·广州医学院2006年硕士、博士招生简章 (2005/8/19 9:02:00)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硕士、博士报考指南 (2005/8/19 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