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人数140.6万,2011年考研人数151.2万!2012年考研人数165.6万!连续三年, 考研人数每年增加10万人以上。作为一个每年要到全国一百多所高校做考研讲座的老师,我在主讲考研宣讲会的时候,总喜欢问学生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大家为什么要考研?这是一个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切入点,通过了解学生的考试动机,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当然,站在学生自身的角度,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它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我,确立目标,从而更加行之有效地备战考试,取得成功。不过,面对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进行深刻、细致的思考,给出清晰、自信的回答。所以,利用多年积累的考研辅导从业经验,我概括了一些同学在考试动机理解上易陷入的误区,并且总结了一些同学在审视动机的过程中可借鉴的思考要素。希望帮助大家选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和所有考研学子共勉。
据我了解,很多学生面对即将结束的大学生活长时间出于恐慌状态,多路径选择在带给大家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如此重要的选择时,更加容易患得患失,不知所措。所以,在确立考研动机时往往陷入一些误区,导致考程后期意志薄弱、难以为继,最终走上败悔之路。那么,你真的适合考研吗?你有正确的考研动机吗?以下,跨考教育辅导名师王伟列举了一些典型案例,请大家试着跟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如有相似,则需要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了。
案例一:从众考研派
这一门派学生占据了考研人群的很大一部分,他们觉得“考研”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看见别人考研,自己也决定考研,不甘人后。他们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认为大部分人干的事情肯定错不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典型心理就是“别人考,我也考,考上了最好,考不上拉倒”;典型行为就是当别人去买考研书的时候扭过头来幽幽地来上一句:“我也考研,帮我也带上一本。”
案例二:逃避就业派
有的同学上学比较早,到了本科毕业的时候还把自己当成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小男孩”,不想过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你跟他提将来的发展,他跟你唱“我不想不想长大……”他们临近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可是又不想将来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啃老,觉得反正也得工作,不能白白浪费时间,于是想找点事情做,就开始考研了。
有一部分同学能力其实还比较强,要真正努力未必找不到工作,可是因为读书期间从未真正接触过社会,对于“职场”完全陌生,对于找工作的过程感到陌生和恐惧,不知道怎么去找工作,也不敢去找,一想到去找工作就感到紧张和害怕。也有一部分同学因为看过“杜拉拉”之类的几本职场小说,所以聊天的时候一谈起工作,就一套一套的,可是当你让他真正开始实战的时候,他就哭丧着脸告诉你:“不是我不想找工作而是现在好工作太难找了,我爸不是李刚,也不是李嘉诚……”
所以,为了逃避就业,这些同学就做出了一个共同的决定——考研。
案例三:考试依赖派
这一门派的人,把“大学”当“高中”过,大学四年每天的生活就像高中一样规律,从不迟到,更不逃课,认真做作业,认真准备每一次考试,年年都拿奖学金,几乎没有业余生活。这些同学到了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思考人生,思考自己将来的出路……想了半天,发现从小到大最熟悉的就是考试,其他的自己好像都不会。看来看去,考研毕竟也只是一种考试,他们很熟悉,也很喜欢,虽然备考很辛苦,但起码熟悉复习套路,轻车熟路。找工作还需要自我分析、行业调研、简历、网申、笔试、面试、形象礼仪、口才营销、体检……还是考研简单,只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只要会写名字会涂答题卡就可以了,于是他们决定考研。
案例四:体验考研派
有类门派同学的境界很高,他们考研叫做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结果不重要,享受过程。他们认为,考研是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有考不上的可能,但是誓死捍卫自己可以考研的权利,他们坚信“不考研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为了这个目标,不管爱还是不爱,有没有目标,有事没事都得体验一把。每年100多万人参与的大事情,不参与体验一把,多可惜。
案例五:莫名奇妙派
这些年咨询我的数千名学生当中,有些学生考研的目的莫名其妙,基本跟考研本身没有关系。比如有的学生女朋友在某个城市工作,为了像超级马里奥一样追求公主,于是通过考研追逐自己的爱情;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回答是,一个同学的考研原因竟然是为了省钱!他说:“北京房价这么贵,毕业之后别说买房啦,租房都很大成本,读个研究生能解决住宿问题,三年下来能省好几万呢,不管硕士学没学到东西,这钱省得很是爽……”
看了上面的案例,也许很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了。怎样的动机才算正确的动机,怎样的动机才可以使人更加坚定,怎样的动机才对得起自己一年的努力付出,怎样才能避免成为以上五个案例中的一个?如果你刚巧处在选择的时间节点上,或者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路,也许下面的这些思考要素会给你一些启发,帮助你发现自我,正确选择。
面对选择,是走是留?选择不能抛硬币来决定,深刻认真地自我考量才能帮助自己,以下我列举几个考量时的重要因素,面对这些问题,扪心自问,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相信考研对于你应该不会错。
相关热点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