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考研考点预测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三

来源:恩波 2009-12-16 14:13:24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0年考研只有最后20天左右时间了,为帮助广大学员更好的冲刺备考,考试吧特整理了“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以供考生参考使用!预祝各位考试顺利!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考点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国际: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国内: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考点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考点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 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2)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反人民性质的,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3)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后,国民党军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考点4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与此同时,各战场陆续转入进攻,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着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2)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考点5土地革命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 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①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 ,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②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考点6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1945年底,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1947年5月20日,南京、北平等地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史称五二〇运动) 。

  考点7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考点8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实际上,中国人民可选择的方案只有两种,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和人民共和国,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1) 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2) 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3) 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考点9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考点10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考点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5)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考点12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 原因: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2) 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提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推荐: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卷10套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一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二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