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考研考点预测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三

来源:恩波 2009-12-16 14:13:24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0年考研只有最后20天左右时间了,为帮助广大学员更好的冲刺备考,考试吧特整理了“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以供考生参考使用!预祝各位考试顺利!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考点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国际上,西方国家全面对华封锁遏制的局面有所松动,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初见成效,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短时期内打不起来,这为国内和平建设提供了保证。

  在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考点2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苏联模式出现弊端后,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考点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提示:《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考点4中共八大路线的确定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提示: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考点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主要内容有:

  (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强调,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

  (2)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并作了科学分析。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提示:针对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考点6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7年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针对整风运动中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中央发出了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反右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开始改变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给中国造成了长期的严重后果。

  考点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 1958年发动“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一是当时党认为反右斗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二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三是在胜利面前,中央和地方都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的估计严重不足。

  (2)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次会议成了发动“大跃进”的会议。

  (3)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搞起来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在“大跃进”的同时,全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考点8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959年,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出发点是巩固纠“左”成果。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写信,着重指出“大跃进”存在的严重问题和突出矛盾,8月2日至16日,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作出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随后“反右倾”斗争在全党范围展开,在经济建设上打断了纠“左”的进程。

  考点9国民经济的调整

  “七千人大会”,对纠正“左”倾错误,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考点10“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的文章,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考点11 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975年,邓小平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形势开始有了明显好转。1976年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考点12“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1)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①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②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③把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当做两条路线的斗争,甚至直接说成是阶级斗争。④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3)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①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③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④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⑤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考点13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基本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在经济上赢得了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考点1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①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①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医疗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②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考点15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①新中国把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为对外工作的目标。 ②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一边倒”政策。③万隆会议上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④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考点16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理论,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推荐: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卷10套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一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二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