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国怎样推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地区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与协调发展。
(1)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条件,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2)中部地区加快对内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努力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
(3)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加快,这不但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也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
(5)东、中、西部要加强经济交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就是要从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
6、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意义和格局是什么?(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和格局是什么?)
(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建立起最佳的或最优的比例关系。
(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2)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4)有利于从物质上保证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实现。
(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变动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7、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主义产业结构具有与其他社会不同的特点:
(1)社会主义产业结构是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
(2)社会主义产业结构要求成为能够经常保持合理状态的产业结构。
8、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与先决条件。
第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农业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基本生活资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