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的稀缺性
2、互惠交换
3、劳动力参与率
4、劳动力供给
5、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
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7、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涕减规律
8、劳动力市场
9、“收敛型蛛网”
10、特殊培训
11、内部劳动力市场
12、福利
13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14、洛伦茨曲线
15、基尼系数
16、产品市场的卖方垄断
17、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
18、摩擦性失业
19、充分就业
20、菲利普斯曲线
21、自然失业率
22、最低工资
23、最低工资标准
24、扩张性货币政策
25、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四、简答题
1、劳动力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如何正确理解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2、怎样理解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劳动者在工资率变化的条件下的最佳选择是什么?
3、简述劳动力市场的一般属性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4、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有哪些特征?
5、简要说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各自的适用范围。
6、什么是福利?福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简述产品市场的卖方垄断对工资和就业的影响。
8、简述就业总量决定的基本原理。
9、什么是摩擦性失业?造成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缓解?
10、怎样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
11、试分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如何形成的。
12、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有什么意义?
13、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实行“工资指导线制度”?
14、如何理解通过集体协商谈判确定工资等劳动条件的方式是实现效率与公平双重价值取向的比较好的选择?
分析题
1、试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2、什么是内部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相比有什么特征?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意义?
3、试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原理。
4、某地区从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如下表:
时期1978年1988年1992年1998年2004年
基尼系数0.150.300.350.380.45
根据以上资料:
(1) 说明基尼系数的含义、取值范围及各区间的意义。
(2)简述该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并判断该地区在各个时期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合理。
5、试分析我国劳动关系变化的表现、目标模式及其建立的基础。
六、计算题
1.假设在某一类劳动力市场中,当工资率为20元/小时,劳动力供给为12000人;当工资率提高到30元/小时,劳动力供给为15000人。
要求:(1)计算该类劳动力的供给弹性。
(2)判断该类劳动力的供给弹性类型。
2.某一劳动力市场中存在A、B两类劳动力。当B类劳动力的工资率由10元/小时降低到9元/小时后,该类劳动力的需求量由10000人增加到12000人;同时,这种变化也使得A类劳动力的需求量由5000人增加到5500人。
要求:(1)计算B类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2)计算A、B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
(3)判断A、B两类劳动力属于总替代还是总互补关系。
3.(本题5分)根据下表所给资料,求该地区失业率。
受教育程度就业人口(万人)失业人口(万人)
小学及以下804
小学至初中1106
初中至高中1208
高中以上902
4.根据题表所给的2007年数据资料,并且已知当年该地区的平均失业周期为26周。
受教育程度社会劳动力 (万人)有失业经历人数 (万人)
小学及以下708
初中10010
高中1109
高中以上805.4
计算该地区该年度的年失业率。
5.某地区不同教育程度的失业者、失业周期的相关资料如下表,求该地区平均失业持续期。
受教育程度失业人口(万人)平均失业周期(周)
小学及以下350
小学至初中940
初中至高中660
高中以上28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