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雨
自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自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除了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智能外。还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学考试不仅是对考生实力的检测,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检验。心理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考试能否过关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考生考出最理想的成绩。
影响考生水平发挥,给考生造成心理负担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将对此加以分析:
1、学习计划完不成,复习欠充分。考生在领到教材后,一般都会制定详细的自学计划。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没能认真执行,导致快考试了,还没有看完一遍,或者是没能按计划复习完。结果到头来慌了心神,吃不好,睡不着,思维混乱,不知所措,出现焦虑、急躁等心理障碍。因而学习效率下降,造成心理过度紧张。
2、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自考生中,已参加工作者居多。他们进取心强,勇于获取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但一旦遇到困难,如有的科目自学起来难度较大些,便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认为自己年龄偏大,记忆力衰退。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年龄并不与记忆力成反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习应该是更得法。因此,考生应该正确面对现实与考验,相信自己能行。
3、对待自考的态度不端正
自学考试对考生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达到六十分,这一科就能合格。因此,有些考生便对自己降低了要求。能考好成绩的,认为考多了没用,反正及格就行。有的甚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不认真学,也有可能碰运气会及格。这种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行为,危害是很大的。它一旦产生,便会影响考生正常的学习和复习。所以,考生要提高警惕,在整个自学考试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
4、自我评价不准确
正确的估价自己,是确保考试中正常心态的重要因素。考生平日的学习、复习都是靠自学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缺乏正规的训练。只有通过自我检测,才能大体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在自我检测中,有的见成绩不稳定,便对自己持怀疑态度,过低的估计自己实力,总担心考试时会失利。有的考生则正相反,对自己估价过高,甚至对自己的能力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期望能够侥幸取胜。这样,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实际水平,也会给考试带来负面影响。
5、考试前劳逸不当
大部分自考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参加自考期间,工作和学习得兼顾。不论从事何工作,一般都比较忙碌、紧张,势必会给学习带来压力。考生大部分都是挤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这样,两者之间的关系稍不协调,对工作和学习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考前,既忙工作,又忙学习,容易产生疲劳感。有的为了赶学习进度,甚至开夜车。大脑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因而学习便不能保质保量。
6、意志脆弱,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这样的考生,只能在成功和顺境中生活,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适应性较差。情绪不稳定,患得患失。如有的考生所在地区,比较闭塞,不便获得有关考试的各类信息或复习资料,只靠自己啃课本。总觉困难重重,也极易产生心理负担。
以上种种困难,造成相当一部分考生过度紧张,复习效率低,成绩不稳定。带着这种心态参加自考是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的。所以考生必须明确:自学考试不仅是对掌握的知识的检测,更是对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考验。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考生具备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既有外部条件,更决定于内部因素。关键是考生自己。要加强自我控制、调节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在自考前,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使自己具备健康的心理。
1、 树立自信心
信心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失去了信心,希望也就 变得渺茫。自信心不足,临场就会慌乱,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一个人一旦充满自信,就会有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信心和意志是内部的精神力量,可以调动一切有利于考试的知识、技能与技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考生的信心,是考前对自己的潜力和考试结果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越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的情况,就越易取得考试的成功。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的实力,可以增强对考试的承受力,使自己处于积极的、顽强的战斗状态。 因此,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解除顾虑,集中精力,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身潜力,顺利过关。
2、 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
考生应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既不能过低的估价自己,简单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也不要过高的估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失望。考生可在每次自我检测之后,针对自己的成绩,冷静地分析前后变化的原因,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数,适当调整奋斗目标,有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取胜的信心。只有正确地估价自己、正确期望自己,才能维持心态平衡,保持心态健康,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考试的到来。
3、 进行自我适应性训练
在考试中,非智力因素对考试临场发挥有一定的影响。正 确的适应性训练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稳定情绪,稳妥发挥。如可自设考场情景,自己限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自己做完一定量的练习题。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就会逐步提高对考试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使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的情绪得到稳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
4、 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
身体不适,疾病困扰,都会带来心理负担。因此,对于已参加工作的考生,在学习和复习期间,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否则,只会影响学习。一定要注意饮食,适当补充能量,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习、工作之余参加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防止开夜车,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在紧张之后得到充足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处事果断,消除考前因身体不适应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
5、 稳定情绪
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否则会导致考试的失败。考试确实不同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不管准备多么充分,因心存求胜动机,紧张就不可避免,而且越是临近考试,心理紧张越是剧烈,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心神不定,不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复习。考生要学会自我控制,注意心理调节,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感情、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水平。在考前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在学会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忧虑、烦躁的信息的刺激,学会忽略那些可能会干扰你正常学习的不良刺激,把注意力放到你自己的学习目标上来。
考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便不会觉得学习、考试是苦事、累事,反而感觉轻松自如,这样,才能发挥出自身真实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考生会笑对自考。
转帖于:自学考试_考试吧
影响考生水平发挥,给考生造成心理负担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将对此加以分析:
1、学习计划完不成,复习欠充分。考生在领到教材后,一般都会制定详细的自学计划。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却没能认真执行,导致快考试了,还没有看完一遍,或者是没能按计划复习完。结果到头来慌了心神,吃不好,睡不着,思维混乱,不知所措,出现焦虑、急躁等心理障碍。因而学习效率下降,造成心理过度紧张。
2、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自考生中,已参加工作者居多。他们进取心强,勇于获取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但一旦遇到困难,如有的科目自学起来难度较大些,便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认为自己年龄偏大,记忆力衰退。这都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年龄并不与记忆力成反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工作经验的积累,学习应该是更得法。因此,考生应该正确面对现实与考验,相信自己能行。
3、对待自考的态度不端正
自学考试对考生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达到六十分,这一科就能合格。因此,有些考生便对自己降低了要求。能考好成绩的,认为考多了没用,反正及格就行。有的甚至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即使不认真学,也有可能碰运气会及格。这种侥幸心理和懈怠思想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行为,危害是很大的。它一旦产生,便会影响考生正常的学习和复习。所以,考生要提高警惕,在整个自学考试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
4、自我评价不准确
正确的估价自己,是确保考试中正常心态的重要因素。考生平日的学习、复习都是靠自学完成的,在此过程中缺乏正规的训练。只有通过自我检测,才能大体掌握自己学习的情况。在自我检测中,有的见成绩不稳定,便对自己持怀疑态度,过低的估计自己实力,总担心考试时会失利。有的考生则正相反,对自己估价过高,甚至对自己的能力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期望能够侥幸取胜。这样,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实际水平,也会给考试带来负面影响。
5、考试前劳逸不当
大部分自考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参加自考期间,工作和学习得兼顾。不论从事何工作,一般都比较忙碌、紧张,势必会给学习带来压力。考生大部分都是挤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这样,两者之间的关系稍不协调,对工作和学习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考前,既忙工作,又忙学习,容易产生疲劳感。有的为了赶学习进度,甚至开夜车。大脑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因而学习便不能保质保量。
6、意志脆弱,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这样的考生,只能在成功和顺境中生活,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适应性较差。情绪不稳定,患得患失。如有的考生所在地区,比较闭塞,不便获得有关考试的各类信息或复习资料,只靠自己啃课本。总觉困难重重,也极易产生心理负担。
以上种种困难,造成相当一部分考生过度紧张,复习效率低,成绩不稳定。带着这种心态参加自考是很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的。所以考生必须明确:自学考试不仅是对掌握的知识的检测,更是对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考验。
那么,怎样做才能使考生具备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既有外部条件,更决定于内部因素。关键是考生自己。要加强自我控制、调节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在自考前,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使自己具备健康的心理。
1、 树立自信心
信心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失去了信心,希望也就 变得渺茫。自信心不足,临场就会慌乱,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一个人一旦充满自信,就会有不怕任何困难和挫折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信心和意志是内部的精神力量,可以调动一切有利于考试的知识、技能与技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考生的信心,是考前对自己的潜力和考试结果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越能准确地反映其实际的情况,就越易取得考试的成功。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的实力,可以增强对考试的承受力,使自己处于积极的、顽强的战斗状态。 因此,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解除顾虑,集中精力,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身潜力,顺利过关。
2、 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
考生应对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既不能过低的估价自己,简单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也不要过高的估价自己,避免不必要的失望。考生可在每次自我检测之后,针对自己的成绩,冷静地分析前后变化的原因,找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数,适当调整奋斗目标,有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取胜的信心。只有正确地估价自己、正确期望自己,才能维持心态平衡,保持心态健康,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迎接考试的到来。
3、 进行自我适应性训练
在考试中,非智力因素对考试临场发挥有一定的影响。正 确的适应性训练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稳定情绪,稳妥发挥。如可自设考场情景,自己限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自己做完一定量的练习题。经过这样反复训练,就会逐步提高对考试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使考前和考试过程中的情绪得到稳定,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
4、 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
身体不适,疾病困扰,都会带来心理负担。因此,对于已参加工作的考生,在学习和复习期间,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否则,只会影响学习。一定要注意饮食,适当补充能量,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习、工作之余参加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还要防止开夜车,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在紧张之后得到充足的休息。这样,才能保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处事果断,消除考前因身体不适应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
5、 稳定情绪
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否则会导致考试的失败。考试确实不同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不管准备多么充分,因心存求胜动机,紧张就不可避免,而且越是临近考试,心理紧张越是剧烈,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心神不定,不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复习。考生要学会自我控制,注意心理调节,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感情、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水平。在考前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在学会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忧虑、烦躁的信息的刺激,学会忽略那些可能会干扰你正常学习的不良刺激,把注意力放到你自己的学习目标上来。
考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便不会觉得学习、考试是苦事、累事,反而感觉轻松自如,这样,才能发挥出自身真实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考生会笑对自考。
转帖于:自学考试_考试吧
·六旬老人痴心自考19年现已开始攻读本科 (2006-4-28 6:27:30)
·一位农民三次通过23门课程的自考之路 (2005-11-3 14:19:00)
·高手谈自考考前最后复习 对比记忆效果最好 (2005-10-28 8:45:00)
·自考最后答题大秘籍:阅卷印象分很重要 (2005-10-28 8:52:00)
·自考窍门:如何把握阅卷老师心理聪明答题 (2005-10-25 16:44:00)
·一法律专业老考生经验:我的全部考试秘诀 (2005-10-25 9:50:00)
·一位农民三次通过23门课程的自考之路 (2005-11-3 14:19:00)
·高手谈自考考前最后复习 对比记忆效果最好 (2005-10-28 8:45:00)
·自考最后答题大秘籍:阅卷印象分很重要 (2005-10-28 8:52:00)
·自考窍门:如何把握阅卷老师心理聪明答题 (2005-10-25 16:44:00)
·一法律专业老考生经验:我的全部考试秘诀 (2005-10-25 9:50: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