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 ||
2012中考 | 2012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托业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GRE GMAT |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零起点法语 | 零起点德语 | 零起点韩语 |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 驾驶员 网络编辑 | 公共营养师 | 国际货运代理人 | 保险从业资格 | 电子商务师 | 普通话 | 企业培训师 营销师 |
||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化工工程师 | 材料员 |
||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
财政学可以理解为是政府理财学。作为一门课程,《财政学》是经济学科的主干课程,其地位处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在经济学科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财政学》又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合的课程,它所揭示的领域主要是宏观经济或者说是政府社会经济行为,它以财政分配和财政分配关系的规律性为研究对象,以求正确处理以为国家为主体的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一、自学方法指导
1、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财政学自学考试大纲》(江苏自考办编印)是自学的指南,它规定了考试的目标、范围和要求,以及考核的重点。考生应按照《大纲》规定的应试内容去全面学习,理解掌握,而不可仅凭兴趣只选择几章学习。
2、把握“线”、“点”、“面”,注重知识系统性。每门课都有自己严谨的内容体系。但由于财政学主要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大多数考生特别是年轻考生对此十分陌生,缺乏感性基础,加上财政学的许多内容都较为抽象,平添了理解的难度。为避免自学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应该抓住课程内容的“线”、“点”、“面”,系统地掌握财政学知识。
“线”是课程内容演讲和发展的线索。财政学内容是按逻辑关系推移的线索演进的。“点”是课程内容的关键点。由“线”串成知识链,再由链上各“点”层层扩散,牵出知识面。沿着点线关系,可将财政学内容体系大致描述如下:
只有完整地掌握内容体系和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才会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如果只是片面地、孤立地学习,把内容弄得支离破碎,学起来只能是生吞活剥。
3、自学的基本要求。考生自学有三方面基本要求: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
(1)要弄清基本概念。财政学和其他经济学科一样,是通过概念和范畴反映事物的本质,通过范畴的运转反映财政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虽然现在的考题类型中没有解释概念这一项,但是在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中仍然会遇到概念甚至需要解释。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弄清基本概念,才能够理解大的理论问题,因此,一定要弄清概念与范畴。这些概念、范畴很多,有大有小,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又相互有一定的联系。对每一个概念,不仅要记住它的含义,还要弄清它的基本特征,它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界限;弄清它同相关概念、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2)要掌握基本理论。所谓基本理论,是指财政方面的一些规律、原则等。掌握了这些基本理论,也就把握住了这门课的基本内容,这应该成为学习的重点。比如: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财政范畴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区别与联系,财政的四大职能、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税负转嫁与归宿、公债对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运用等等。掌握基本理论是学好其它知识的基础,必须深入理解,弄清论点和论据并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3)要掌握基本业务知识。所谓基本业务知识,是指财政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制度规定和衡量指标、计算公式、方法等。例如:税收制度构成要素,主要税种,企业利润分配制度、国债制度、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方法,预算管理体制等等。通过掌握这些基本业务知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调学习主动性,注重方法与效果。常言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无论是否参加由老师讲授的辅导班,学习主动性都是决定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一切外界的影响只能起到示范、启发和引导作用。对掌握知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员的独立思考。考生一定要树立以自学为主的观念。纯粹自学的考生要坚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些疑难题,在你反复自学、前后融汇贯通的过程中会自然化解,同时给你带来领悟之后茅塞顿开的欣喜,并增添自学的兴趣。参加辅导班的学员,也要坚持自学预习,发现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这样,老师的辅导就能产生多种功效:一是指点迷津;二是帮助“消化”;三是温故知新。
自学过程讲究学习方法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自学考试带有明显的应试特点,考核面又很宽,因而对记忆的要求很高。为达到掌握和牢记的目的,我们建议采用下列方法:
(1)“记忆——理解——记忆”模式。掌握知识是一个理解、重复的过程,重复次数非达到一定程度不能记牢,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更容易遗忘。因此,初学财政学时,有些概念和原理必须强行记忆,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各种知识就能融汇贯通,促进理解,巩固记忆,学习速度随之逐渐加快。
(2)对比分析方法。财政学的理论知识很多,在内容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考生容易将前后知识混淆在一起,发生记忆串位。其实这些内容相似的问题,往往是从不同角度阐述同一命题,另外,有些不同的命题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考生遇到内容相近或部分相近的问题时,可运用对比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两个问题在内容上的异同来进行记忆,这就有了一箭双雕之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3)手脑并用法。许多考生学习财政学在入门之后,又会感到看书全都懂,笔头写不出,无疑会影响考试成绩。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求考生在平时要勤于动笔,在思维运动中对书进行提纲挈领式处理,这样你就成为驾驭书本的主人,牢固掌握知识。
5、把握考试导向和答题技巧。从九八年上半年开始,考试题型有以下五种构成: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这前两项占50分)、计算题(1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学员应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学习。选择题侧重测试学员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识记和理解,分值很高,覆盖面大,引导学员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如果只在考前背几道可能考的问题,往往是不能奏效的。简答题主要考核学员对本课程基本理论、方法、原理的熟悉程度,学生在答题时要抓住要点,表达简洁明了。另外还要根据每道题要点的多少灵活把握简答题的繁简度。因为每小题7分,如果某一题要点很少(比如2—3个要点),那么要作适当理解,但笔墨无需过多。论述题是考核对本课程主要观点、重要内容的全面理解,要求考生不仅要抓住要点,还要对主要论点加以分析和阐述。答题时一定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切忌一写到底,不分层、不分点、潦草难认。
二、几处勘误
《财政学》自考使用教材中有几处印刷错误,如不更正,将贻误考生。
1、第31页第10行“占GDPC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更正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第89页第11行公式应更正为:如果离岸价格是以单位商品计算的,上述公式后面应再乘以“出口货物数量”。
3、第91页第7行“24%”应更正为“27%”;第8行“15%”应更正为“18%”,这才是税法所规定的,而且这样就与第73页第11行相吻合。
4、第125页第1行应为:
“40%)×”;
同页第10行“4000”应更正为“40000”;
同页第13行应更正为:
“应纳居住国税额=10000×20%+10000×30%+16700×40%”;
同页倒1行“33%”应更正为“30%”。
5、第126页第13行至第14行值得商榷。
第13行“抵免限额=14285.7×33%=4714.3(元)”,这一步是正确的;
第14行“应纳居住国税额=(550000+14285.7)×33%-4714.3”,其中4714.3值得商榷。 “4714.3”为抵免限额,所谓抵免限额是指外国所得税在居住国允许抵免的最高额度,相当于境外所得按居住国所得税率计算的税额。但是,根据国际税收惯例,如果境外所得实际缴纳的外国所得税低于抵免限额,居住国则按实际缴纳的外国所得税税额给予抵免。教材中该题正是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仍然按允许抵免的最高额度给予抵免,那么居住国财政收入将蒙受损失。在此,我们认为此处应按下列步骤计算:
“抵免限额=14285.7×33%
=4714.3(元)
并入母公司的子公司所得负担的外国所得税=14285.7×30%
=4285.71(元)
∵4285.71<4714.3
∴允许抵免4285.71元。
应纳居住国税额
=(550000+14285.7)×33%-
4285.71
=186214.3-4285.71
=181928.6(元)
以上作法供参考。
三、各章重点、难点
第一章 财政与财政学的对象
其重点主要是财政的概念问题。这一概念从财政的主体、特点、客体、目的及本质五方面作了表述,这不仅与本章其他内容的学习联系紧密,也是本课程的基本问题。通过与公共财政的异同对比,公共产品的相关介绍,进一步深入了对国家财政概念的理解。
其难点主要是财政分配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问题。首先应把握财政与其他分配区分的根本标志,其次要充分理解弄懂其他分配范畴各自的内涵及特点,以此为基础,才能把握好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工资分配、企业财务分配的联系制约关系及区别之处。 对于财政的产生,主要需区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物质条件及形成标志;对于其发展,把握不同社会形态中财政所呈现的独特内容;关于财政学的建立与发展,掌握其创立、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及突破性进展;此外,一般性了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财政的收入和支出
重点:财政收支的规模问题,尤其是财政收入在量上的客观界限。由这一公式涵义推断出其影响因素及适度财政收入的确定原则、财政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规律及原因。 难点之一,虚假财政收入问题。明确其产生可能性根源即财政收支的货币化之后,再进一步把握商品货币价值与实物价值分离运动从而导致部分财政收入虚假的机制、后果及对策。之二,财政支出的多重分类及财政收入的不同形式。以多角度多层次对财政支出的类别划分对其记忆造成较大难度,应凭借对不同划分依据的理解掌握各类别及涵义。对于一项具体的财政支出应能判定其在不同角度划分的支出类别下所能纳入的多重归属。对于财政收入的不同形式,需关注采取不同形式的权力依据的差别及基本含义。 关于财政收入的源泉问题,主要理解c、v、m相互制约从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现实中财政收入源于c、v的可能性。
第三章 财政的职能和效益
重点:财政的职能。资源合理配置含义及针对市场失灵财政配置资源的领域;国民收入初次及再分配贯彻的不同分配原则;稳定经济含义及财政调节作用的体现;监督职能特点。
难点:财政的效益。理解公共选择对财政效益的影响,如免费搭车及财政挤出效应;如何评价财政效益问题。
此外,把握作为分配范畴的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其他环节如生产、交换的关系,财政的收支矛盾实质、表现及解决;财政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及其主导作用。
第四章 税收概述
本章重点内容较多,如税制基本结构中所含各项要素及其涵义;从不同角度对税收进行的分类;税收的财政原则、公正原则、效率原则的具体内涵;税收负担的转嫁问题;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上述重点中同时包含了一些难点问题。如在税制基本结构中累进税率的掌握仅靠文字表述的概念是不够的,税负减轻措施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异同区分,涉及运算的加重税负手段税收附加与加成,二者均是加在正税税额基础上的;又如在税收转嫁原理中,作为转嫁程度约束条件的商品供求弹性的理解及把握,商品供给或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意义何在?主要针对哪类商品?进而又是如何影响税收负担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摊情况?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超越被动的记忆,真正牢固地把握这一内容。
另外,应掌握税收基本概念及三大特征;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税制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税制沿革的主线。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