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2中考 | 2012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托业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GRE GMAT |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零起点法语 | 零起点德语 | 零起点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 驾驶员
网络编辑 | 公共营养师 | 国际货运代理人 | 保险从业资格 | 电子商务师 | 普通话 | 企业培训师
营销师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化工工程师 | 材料员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自学考试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自学考试 > 复习指导 > 文学类 > 正文

2002年“新闻采访与写作”串讲资料(3)

二十七. 访问的准备、方法及深化

* 采访准备的实践意义:

1. 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2. 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

3. 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一个采访的快手;

4. 做好准备,将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地发现和抓住新闻;

5. 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 采访的准备工作分为两种,即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

平时准备:

1. 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

2. 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

3. 多方面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

4. 广泛积累资料,适应工作需要

* 关于平时准备的具体问题:

1) 了解情况和掌握动向的重点

A. 一是各行各业贯彻招待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情况;

B. 二是干部和群众在一个时期的思想活动

C. 三是实际工作是的成就、经验、矛盾和主攻方向

D. 四是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

2) 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A. 一要读书看报,广采博取;

B. 二要结合工作,重点攻关;

C. 注重社会实践,无字“天书”,不可忽视

3) 资料积累的分类:

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的积累、业务资料的积累、知识性资料的积累

临时准备:

1. 明确报道思想

2. 选择、了解采访对象

选择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A. 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

B. 选择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

C. 选择不同意见的采访对象

D. 对同一类型的采访对象要选择典型

3. 背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

4. 特定报道对象的知识准备

5. 拟定采访计划

二十八. 访问的形式、类型及分类

访问可以是个别访问,也可以是集体访问。

个别访问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

集体访问就是记者有意组织或邀约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包括座谈会和记者招待会两种形式。

* 访问活动的类型: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论访问

* 访问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接近、融洽、沟通、激发四个阶段。

* 提问的方法与技艺

1. 问法要多样,开放式闭合式问题要结合使用

2. 抓住疑问点

3. 尽量具体

4. 提倡讨论式,赢造双方交流的气氛

* 提问的分类:

1. 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 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 访问的要领

1. 因人而异,灵活对待

2. 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3. 沟通思想,见机行事

4. 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5.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 访问的“心理控制”:

访问这种交往过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判断,随之做出的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里控制”;“心理控制”,并不是说记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应当让对方保留不同意见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异,才能取得共鸣。

* 记录的一般要求:

A.记要点 B.记易忘点 C.记疑点 D.记有关原话 E.记典型情景

* 记者核实访问记录材料的方法有:

1. 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实

2. 溯本求源,寻求物证

3. 多方证实与逻辑判断

4. 技术检验

* 观察的特点:

观察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外来语与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

观察分为事前观察、同步观察、事后观察

观察具有直接性、综合性、客观性、经常性、敏感性等特点。

* 现场观察的作用:

1. 辨别真伪,收集素材

2. 印象深刻,生动再现

3. 获得亲知,深化认识

4. 触景生情,寄情于文

5. 见多实广,有利积累

* 现场采访中的瞬间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1. 变动着的事件细节

2. 突发事件的重大疑窦

3. 环境气氛与情景

4. 现场活动及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等

* 采访是的心理感应规律体现在哪些方面?

1. 记者采访满足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采访的局面

2.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采访的氛围渲染上一层“晕轮”

3. “自己人效应”与“异已人效应”诱导着谈话的成败

4. 采访谈话需要稳定的情绪

* 特殊的采访方式分类:

A. 巡回采访 B.易地采访 C.交叉采访 D.蹲点采访 E.隐性采访

* 什么情况下采用隐性采访?

1. 把隐性采访作为记者日常观察、发解情况的辅助手段

2. 某些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可使用隐性采访

3. 某些表扬性的稿件也适合用隐性采访

* 如何多方面挖掘“新闻事实材料”?

1. 找特点

2. 抓问题

3. 会透视,透会现象看本质

* 怎样找特点?

A. 认清形势找特点

B. 通过比较找特点

C. 具体分析找特点

* 抓什么样的问题?

A. 抓实际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B. 抓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

C. 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D. 抓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 怎样找问题的根源?

一是要找新旧体制的矛盾

二是要找新旧思想观念的矛盾

三是要找改革中不平衡的矛盾

* 采访中“结合艺术”理解:

结合本身是一种艺术,包括:

1. 上下结合:将上级精神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2. 点面结合: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3. 横结合:纵的认识:对事物历史与发展的完整了解;横的认识:对一事物与他事物有机联系的了解

4. 正反结合:相反的两个个别事实之间的联系

二十九. 消息的概念、特点、组成成分与结构方式:

*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彩的新闻基本体裁。

* 消息的特点:

1.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3.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 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 消息的结构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种

* 消息的分类:

A. 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B. 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

C. 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D. 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E. 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

F. 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G. 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为突出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 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 动态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它有两种不同情形:一种是对刚刚发生的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另一种是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

特点是:

A. 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

B. 讲究“时间”要素,特别注重时效;

C. 短小精悍,一事一报。

* 经验性消息的概念及经验的选择:

经验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典型报道的一种,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经验性消息中经验的选择:

1. 首先应当具有新闻性

2. 要选取新鲜的、富有特点的经验

3. 要先取针对性强、能解决当前突出的实际问题的经验

4. 要选取具有启边和指导作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典型经验

5. 不用面面俱到,抓住最主要的经验

* 综合消息的概念、特点及写作要求:

* 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 综合消息的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 3.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主题 4.报道面广,声势大的。

* 综合消息的两种情形:1.横断面综合反映动态、情况 2.纵深度综合反映成就、经验或问题

* 写作要求:1.善于分析概括 2.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 述评性消息的概念及写作特点

* 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

* 述评性消息的类型: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 述评性消息的基本特点:

A. 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

B. 述评结合,夹叙夹议

C. 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 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A. 述与评要事理交融

B. 议论要精辟,观点要正确、深刻

C. 述评要自然亲切

* 消息的写作要领:

1. 更加注重时效性

2. 运用客观笔法,用事实说话

3. 善于概括和直叙

4. 增加信息量

* 注重时效的表现:

A.讲求时效 B. 以短、快取胜 C. 体现新闻根据 D. 要讲究时效,又合乎时宜

* 消息写作为什么要十分强调讲求时效?

1) 时效性是消息的基本特征之一

2) 讲求时效,才能给受众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

3) 讲求时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讲求时效,如今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 如何以短、快还应时效?

1) 一事一报,以短求时效

2) 采用连续报道,体现时效性

3) 快中求好,又快又好

* 如何体现“迟到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根据?

最重要的方法是:记者注意跟踪,发现新的情况,紧紧地抓住与事物相关的新近变动,着眼于体现时间上的“最新近点”由近及远,以最新的新闻根据或由头,引出“迟到的新闻”。

体现“迟到的新闻”的新闻根据的方法:A.抓住新闻被披露的事实变动 B.以新带“旧” C.由近及远

体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根据的方法:A.事实的新变动 B.与事实相关的事物的新变动 C.发布的契机

* 如何更好的运用客观笔法,把记者主观意图变为“无形的意见"?

1. 按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性来展开新闻,以事实描述事实,而不是按记者证的主观意图来展开新闻。

2. 通过对事实精心地进行取舍、剪裁、安排和使用,对背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巧妙的寓观点或倾向性于客观报道形式之中

3. 运用客观手法写消息,一般是只叙述事实而不加议论。要让足以说明有关道理的事实来说明问题

4. 巧用“代言人”,让新闻中的人特来发表有关议论

5. 适当交代新闻来源

6. 运用第三人称

* 如何进行概括?

1. 概括叙述事实要有具体实在的内容,不能抽象化、概念化、任何新闻事实都有具体的内容。消息写作中的概括事实,是对具体事实的凝练和综合。

2. 概括叙述事实,还要注意有点形象

3. 消息中的概括,也并不排斥对个别典型细节的反映

4. 消息写作中的概括,还同直叙相联系。

* 如何增加信息量?

1. 在一定量的新闻信息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来表述

a) “蒙太奇”式行文

b) 避免标题、导语和主体的“三重复”

2. 在有限的篇幅内多输送信息

a) 开拓消息的深度和广度

b) 突出主体信息

* 倒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它的主要优点:

1. 最能体现新闻性

2. 开门见山,概括性强

3. 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

4. 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

5. 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

缺点:

1. 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

2. 略输文采,有“虎头蛇尾”之嫌

3. 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三重复”现象

* 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

优点:

1. 行文构思比较方便

2. 可以保持新闻事实比较完整的故事性

3. 容易清楚地反映新闻事件原委始末的脉络

缺点:篇幅长容易显得平铺直叙;从头说起,容易显平淡或缺乏新鲜感

* 散文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式结构——是指消息写作中适当吸收散文写法。

优点:比较自由和有文采,比较容易突破消息写作的某些模式、框框,有利于改变千篇一律的面孔,使行文富于变化。

缺点:不大适用于突发性事件和某些经验性报道。

* 导语的概念、功能、重要性:

* 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 导语的两重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前主其意义表现出来;二是想方设法吸引启发读者来阅读消息全文。

* 导语的重要性表现在:

1. 导语可以使读者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2. 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3. 导语写作颇能体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

4. 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地展开

5. 一篇消息只有一条导语,而它是最优化的方案

6. 新闻的实践表明了导语的重要性

* 导语的制作总则

1. 研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又是什么,把二者和谐的统一起来

2. 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点

3. 应有新闻事实,但要避免与主体内容重复

4. 交代消息的来源和新闻根据,给人以可信感

5. 文字精,表达巧,凝练、醒目、明快

* 导语的分类

* 导语分为两大类:直接性导语 、间接性导语

* 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 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一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

* 主体和结尾

* 消息的主体——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

* 主体的功能:A. 叙述和补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 B. 充分阐发表现新闻主题

* 结尾——是指为了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记者根据新闻内容,精心设计的消息的收结部分。

* 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结尾?

1. 只有当结尾能够加深读者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

2. 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3. 能够恰当地“旁人它事”、增加消息的信息量;

4. 或者是为“后续报道”作伏笔的情况下,消息才有必要写结尾,并尽力写好它。

* 常见的结尾写法分类:小结式、评论式、号召式、伏笔式

* 背景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 新闻背景的分类: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 背景的功能:

1. 构成显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2. 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 分析新闻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等关系

4. 对比映衬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

5. 巧妙地表明记者的观点、倾向

6. 注释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专有名词、术语

* 怎样恰到好处的运用背景材料?

1. 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

2. 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制宜

3. 服从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不柯喧宾夺主

4. 要少而精,简明扼要

5. 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

文章搜索
中国最优秀自学考试名师都在这里!
韩旺辰老师
在线名师:韩旺辰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培黎职业学院院长助理兼新闻广告系主任,高...[详细]
自学考试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