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自学考试 > 复习指导 > 医学类 > 正文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

2010年自考医学类工程心理学复习笔记(第2章)

  第2章 工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填空

  1.科学研究就是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最终目的就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进而对事物的发展加以预测与控制。

  搜集材料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搜集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搜集?向什么人搜集?

  2.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心理学研究中的变量主要涉及行为变量,这种变量有两个主要的维度:定量维度和定性维度。在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往往需要先对一些行为变量定性,然后在定性的基础上做定量的比较。

  在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有时候还会遇到控制变量。

  3.工程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系统的依赖性,但这种关系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有依赖,而不能提供原因与结果的解释。相关分三种: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

  在心理学研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的程度经常是用相关系数来衡量的。

  4.信度是指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的可靠性,即它是否可以稳定地反映某种心理特征的能力。

  信度有三种: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分半信度(用某个测验对被试加以施测,把测验分成对等的两部分,求这两部分得分的相关)。

  5.效度指测验或研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也就是测量或研究达到目的的程度。

  效度有三种:

  ⑴内容效度:测验所涵盖的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测量到所要测定的心理特征,涵盖的范围越广,内容效度越高。

  ⑵预测效度:用测验的结果去预测被试今后实际绩效的程度,预测效度越高,这种预测就越准确。

  ⑶构想效度:测验结果与某种理论构思或概念相符合的程度。

  6.观察是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感知客观对象的过程,通过观察获得感性材料是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科学的观察与常识的观察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而常识的观察往往是随机性的。

  观察常常有两种: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以人的感官对客观对象的直接感知为基础;借助仪器或其它手段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7.在研究中对自变量的控制要遵循“最大原则”即使自变量的变化范围尽量增大;实验中对干扰变量的控制要遵循“最小原则”即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干扰变量的影响要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满足最小原则,需要采用以下方法:

  ⑴消除法:指将干扰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

  ⑵限定法:通过使某种干扰因素保持恒定状态;

  ⑶纳入法:是指把某些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当作自变量来处理;

  ⑷配对法:常常被用来控制与被试有关的干扰因素。具体做法是把条件相等或相近的被试对等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

  ⑸随机法:是把参加实验的被试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配到控制组和实验组中,从概率统计上讲,通过这种随机的安排可以消除来自控制组和实验组被试因素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8.准实验研究也叫现场实验,它是在实际情境中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方法。由于准实验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的,有许多条件无法控制,因此在实验设计方面与实验室研究不同。

  准实验设计有以下三种:

  ⑴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设计

  这种设计要求在实验现场中选取两个条件尽可能相同的作用组,然后随机把它们命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⑵等时间取样设计

  这种方法要求在同一组被试作业过程中取两个时间相等的时间段,在一个时间段内让被试接受实验处理,而在另外的时间段内则不接受实验处理。

  ⑶时间系列设计

  这种设计是在作业过程中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一系列的测定,在时间系列的中间对被试组进行某种实验处理,然后从整个时间系列结果中分析实验处理前后结果的变化。

  9.模拟研究也是实验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物质形式或观念形式对实际物体、过程和情境的仿真。模拟通常有物理和数学模拟:其中物理模拟要通过与实体类似的物理模拟来实现;数学模拟则是一种较抽象的模拟方式。在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中,用的较多的是物理模拟。

  10.工程心理学研究中的测量一般针对以下几方面:物理量测量、因变量测量、心理特性测量。

  工程心理学研究有关的心理测量有四类:类别测量、顺序测量、等距测量和比例测量。

  ⑴类别测量就是要求被试将事物按一定的规则或标准进行归类;

  ⑵顺序测量是指使用顺序量表或等级量表进行的测量,这种测量要求被试对评价的事物排出顺序或排出等级;

  ⑶等距测量常常被用来研究物理刺激与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与顺序测量和类别测量不同,等距测量采用了相等的心理量单位;

  ⑷比例测量是指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测量量表。

  11.心理学家斯蒂文森用数量估计法对声、光物理刺激与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得出心理量S与物理量I之间存在着对数关系,这个结论被称为斯蒂文森定律。其公式表达为:S=b?Ia.

  12.亮度、长度、电击三类物理量与相应的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电击的感觉强度比引起电击的物理强度增长快得多(a>1);主观亮度感觉量比光刺激的增长慢得多(a<1);线段长度的主观感觉量与物理量几乎成等比例关系(a≈1)。

  13.测验法:⑴智力测验:IQ=100+15Z;⑵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⑶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的16PF、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

  人格测量的方法:⑴量表法;⑵投射法: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⑶情境测验。

  二、简答及论述

  1.简述什么是实验法?要求与特性是什么?

  ⑴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观察事物变化,获取事实材料的方法。实验法与观察法是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因为有控制,使得实验法在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比其它方法更有效。

  ⑵ 实验法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随机分配被试:实验中试验组和控制组的被试必须是随机分配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克服由于被试的不均等性而引起的结果差 异;第二,对变量有控制:对变量加以控制是试验研究最重要的特色,只有控制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变量,实验法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

  ⑶由于实验法控制了一些条件,所以它具有其它方法所没有的一些特性:

  主动性:它不必象观察法那样被动地等待观察现象的出现,可以按照研究者的需要主动地引起所研究的现象。

  准确性:实验研究可以排除其实无关因素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干扰,使人们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更清楚更完整的认识。

  重复验证性:实验研究产生的现象可以重复产生,供人们反复观测验证。由于可以反复验证,因此实验法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2.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⑴环境因素:噪声、光亮、温度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作用;

  ⑵主试因素:实验指导语、态度、主试有意或无意的暗示动作等都会对被试的表现产生影响;

  ⑶测量方法与仪器方面的因素:测量方法不当或者仪器不准确等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3.模拟逼真度包括哪些内容?

  使用物理模型来研究人-机关系,模拟装置的逼真度对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模拟逼真度包括三个方面:

  ⑴设备的逼真度:指模拟物的外观特点以及显示和操作装置的功能特性同真实装备的相似程度;

  ⑵环境的逼真度:指模拟实验中的内外物理环境因素与被模拟现象的实际环境因素的相似程度;

  ⑶心理的逼真度:指在模拟试验中被试在心理上把模拟过程看成同真实情境相似的程度。

  相关推荐:考试吧:2010年7月自考试题及答案发布专题
       2010年7月自考成绩查询时间及查询方式汇总
       各地2010年10月自考报名时间及考试科目安排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大学语文
共计4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8020人在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7218人在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共计738课时
讲义已上传
87485人在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989人在学
毛概
共计2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1649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自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自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