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自学考试 > 复习指导 > 公共课 > 正文

2010年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重点(9)

2010年自考公共课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重点(9)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奋斗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同时也包含着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在邓小平设计的面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中,同改革和建设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求某一方面的单项突进,而忽视其他方面,就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从物质文明、政治民主、精神文明三方面统一中去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证。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思想上保证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十分强调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现代生产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智力活动越来越成为主导性的、决定性的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精神领域活动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人知识经济的阶段。根据现代生产发展的这一新特点,邓小平强调“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既要靠法制,也要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邓小平认为,宣传、教育、理论、文艺等方面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但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因此,创造出更多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就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且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理解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致性:

  (1) 指导思想一致。二者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 科学内涵一致。二者都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内容;

  (3) 奋斗目标一致。其根本目标都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因此,它是最先进、最优越、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精神文明,在本质上高于其他一切类型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保证其符合社会主义的思想要求和制度要求,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同时,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提供方法论指导;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培?;四有“新人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本身就是一座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宝库,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所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木目标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明确地把培育“四有”公民规定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也体现了邓小平和我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的一贯思想。

  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培育“四有”新人,是指个体素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指整体素质。个体素质提高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就有了切实保证。因此,培育“四有”公民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又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激发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人的素质提高了,就会自觉地以共同理想、道德、纪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就会有广阔的胸襟、较强的自控力,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容易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无疑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取决于人民的基本素质,人的素质的优劣、高低,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都要以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作为指导和归宿。

  有理想,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科学信念。当代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人民群众实现我国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相关推荐:2010年自考医学类选考科心理学(一)资料汇总
       2010年自考经济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汇总
       2010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论述精选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大学语文
共计4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8020人在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7218人在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共计738课时
讲义已上传
87485人在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989人在学
毛概
共计2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1649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自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自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