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
3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从自然属性上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这个定义是由生态学家提出的;从社会属性上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该定义是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FV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UF)共同提出,它是以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为目标。
33、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4、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地居民、旅游开发者(投资个人或集体)、旅游者和旅游地社会团体在旅游开发或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临时互动关系。
35、旅游规划的编制应当以特色为战略灵魂、以质量为战略根本、以效益为战略目标、以产业为战略水准,在宏观层面上重视政府主导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形象建设战略、产业融资战略、市场开拓战略、科技支撑战略的综合运用。
36、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停留时间长、季节性弱、利润丰厚等特点,因而享有“旅游皇冠上的宝石”的美称。
37、主题公园旅游将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新兴旅游消费增长点。这足以说明主题公园发展的强劲势头。
38、我国主题公园在规划上与国外相比存在以下几个薄弱环节:(1)主题公园的选址;(2)主题公园主题的选取。
39、旅游资源按基本系统分为3个景系,即自然景系、人文景系和服务景系,10个景类。
40、旅游资源按利用角度分为可再生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按经营角度分为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无限的旅游资源。有限和无限包括时间和空间的二维性质。按吸引力分为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和市(县)级旅游资源。
41、在当今世界,阳光、海滩和海水,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组合,被称为“3S(Sun、Sand、Sea)”工程。
42、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使用的方法具有三的特点:即指标数量化、评价模型化、标准科学化。而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工作则始于80年代初。
43、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往往会受到评价者自身主观意向、偏好的局限。定量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克服评价者的主观意向,避免受个人偏好因素的影响,使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工作更客观、更科学。
44、定性评价方法又可以被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45、在旅游资源本身方面采用了六个标准:美、古、名、特、奇、用。
46、旅游资源的调查可分为概查、普查、详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等类型。
47、概查是为发现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初步调查。以定性为主,一般是对大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以确定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开发程度;普查以实地考察为主,因而所获取的资料最为详实。但是,普查中时间、人力、资金消耗非常大,调查的项目也不可能很细,对旅游资源的调查缺乏深度;详查一般是在概查和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确定高质量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对象。
48、市场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者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市场环境分析三个方面。
49、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旅游者外部的因素,也有旅游者自身的因素。前者主要包括旅游产品供给情况、旅游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旅游目的地社会政治环境以及旅游者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等因素,后者主要包括旅游者的经济条件、心理因素等。
50、影响旅游者需求的内部因素中主要包括年龄、个人收入水平、个性、生活方式等。
51、人间的空间流动具备流量和流向两个特征。
52、开发地的区位状况的分析只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自然区位、经济区位、交通区位、旅游区位。
53、支持旅游规划决策的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客源市场环境、市场需求、市场潜在需求、产品组合、顾客评价五种。
54、客源地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治环境调查、法律环境调查、经济环境调查、科技环境调查、社会文化环境调查和地理环境调查。
55、需求是决定旅游市场购买力和市场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针对旅游者所进行的需求调查是旅游市场调查内容中最基本的部分。
56、客源地旅游市场潜在需求主要通过出游率、重游率、开支率等指标来衡量。
57、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的工作原则是:思路明晰、抽样适当、分析确切、成本节约。
58、旅游区形象由形象定位、形象塑造和形象标志三部分组成。旅游区名称、旅游区标志、标准色、标准字及经营口号是旅游区形象的具体设计内容。
59、在进行市场形象推广时,应把握以下三条原则:一是统一性;二是针对性;三是效益性。
60、竞争优势是所有营销战略的核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