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的概念
所谓偏差行为,就是指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地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
偏差行为的具体界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偏差行为的相对性源于社会规范本身的相对性。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03.4)
(一)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偏差行动、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偏差行动是指以具体的行动或动作显示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不被社会认可而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心理是指因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
(二)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为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
违规行为泛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05.4论述/04.4)
(一)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二)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有助于社会预警
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及时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胜利特质,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意大利隆布罗梭最早提出了生物学解释,此后的美国学者谢尔顿和英国医生出查理斯.戈林也从生物学的角度对行为偏差进行解释。
生物学解释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二、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05.4.38名词/06.4/05.4/04.4)
社会学解释更强调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偏差行为的影响。
解释偏差行为的主要社会学理论有失范理论、文化传递理论和标签理论。
(一)失范理论
“失范”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概念,指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
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规范,比如获得财富和好名声等,另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的手段的规范。为题在于社会在提供目标和提供手段二者上有可能使断裂的,即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生了失范。
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性紧张状态,为了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们可以能有五种适应方式,其中有尊从者、创新者、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和反叛。
(二)文化传递理论
文化传递理论,也成为雅文化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只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文化传递理论由此将社会文化分为两种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所谓的主流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亚文化则是指在和主流文化并存于社会的,大那时非主导性的、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亚文化中人们的正常行为在主流文化中就可能被视为偏差行为。
(三)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标签理论认为,人人都可能会有超出常规的、与众不同的行为,但如果没有被人注意或没有被社会处罚,就不会被视为偏差行为者。反之,如果被人发现,并被社会的权力集团所惩罚,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因此偏差不是某类行为的本质特征,而是其他社会成员将社会规范和制裁手段施加于行为者的社会后果。
标签理论不仅解释一种行为是如何成为偏差行为的,而且关注社会规范是如何应用于个人身上从而制造出偏差行为者的。
美国学者莱蒙特意识到并非所有对社会规范的破坏行为都导致被贴上偏差行为的标签。于是他区分了两类偏差行为: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指所有打破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不管是否已经被贴上了偏差行为的标签。如果一旦人们的这种行为被贴上偏差标签的话,它就成了次级偏差。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04.4.45简答/02.4.45名词/02.4.50简答)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则主要指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从社会控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控制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二)社会控制的特点
普遍性。社会控制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社会以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社会控制总是存在的。
规范性。所谓社会控制的规范性,是指社会控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着设定的目标来实施的,社会控制的目标就在于使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规范化,使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
多重性。社会控制作用于社会成员的方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条性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性。
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
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所谓失控,就是指社会虽然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但却并未有效地作用于社会成员,导致社会成员可以不顾社会规范为所欲为。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06/05/05/04)
(一)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所谓宏观控制,是指社会利用政权、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控制。
所谓微观控制,是相对于宏观控制而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具体领域所实现的控制,这些领域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需求。
(二)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所谓制度化控制,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制度化控制在整个社会的社会控制方式中占重要地位。它包括法律控制、宗教控制和规章控制等。
所谓非制度化控制,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
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控制有时候是统一的,有时候是不统一的。
(三)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
内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相对于外在控制,内在控制对个人而言是主动的、积极的。
(四)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这些手段包括物质性奖励和精神性奖励。
消极性控制是指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限制社会成员不要做一些行为。
三、社会控制的方式(02.4/02.4)
1.法律是由国家强力推行的,对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法律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2.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控制方式。
3.道德最初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套辨别是非、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价值标准。它是由习俗发展而来,以后经济治阶级的提炼和整理,成为教化人们自觉遵守的规范体系和控制方式。
4.宗教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解释的产物,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有着很强的说教性。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教义诱导人们安分守已、积德行善,因此,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方式。
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03.4.52论述/02)
社会控制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社会控制是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并非对个人所有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对于纯粹个人的行为不存在给予控制的理由。
社会控制可能限制了个人的绝对自由,但没有限制个人的相对自由,个人相对自由是在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的。
社会控制的不适度,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社会失控和社会过控。社会“失控”是指社会虽有一系列规范,然而并未作用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可以不顾社会规范而为所欲为。社会“过控”是指忽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一面。过控和失控都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交有助于社会稳定繁荣,也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