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自学考试 > 复习指导 > 教育类 > 正文

2017年自学考试《比较教育》复习资料(1)

来源:考试吧 2017-9-19 17:29:50 要考试,上考试吧! 自考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7自考“2017年自学考试《比较教育》复习资料(1)”,更多2017学考试资讯、2017年自考复习指导、考试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自考网或微信搜索公众号“万题库自考”获取!

  点击查看2017年自学考试《比较教育》复习资料汇总  

  朱利安:朱利安是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这是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朱利安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借鉴时代 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命的爆发,欧美各国争先恐后地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当时人们相信把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是完全可行的,所以各国都积极向国外派遣专家,从教育先进的国家学习经验,以期为我所用。比较教育因此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考察大多是表面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往往忽视别国教育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忽视对别国的教育经验在本国的可行性的入讨论。比较教育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借鉴时代”。

  萨德勒: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撰写了28卷的《教育问题专题报告》,自1897~1914年陆续发表。他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他还提出民族特性这个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并且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对这个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康德尔:康德尔是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毕生从事比较教育研究,1933年,出版了他的著名代表作《比较教育》,这本书后来在比较教育学界被奉为经典,被广泛认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1955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上,较之以前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对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阐述是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康德尔不仅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比较教育理论,提出了系统的比较教育方法论,而且还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和人类的教育事业积极进行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比较教育: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比较教育评论》: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会刊,1956年创刊,每年1卷共4期,每逢2月、5月、8月和11月出版。

  《比较教育研究》:我国最早的比较教育学术刊物,双月刊,1965年创刊。初名《外国教育动态》,1992年更名《比较教育研究》。

  因素分析时代: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比较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比较教育在方法上一改过去那种孤立的研究和移植别国教育经验的做法,开始密切联系各国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来分析研究各国的教育。在比较教育史上一般把这一时期称作“因素分析时代”。

  国际教育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划分中,“国际教育研究”一般是指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对国际社会或全球面临的教育问题进行的研究分析。

  外国教育:比较教育的一个具体研究领域。主要指对除本国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教育状况等的研究。

  贝雷迪:20世纪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比较四步法的首创者。他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当运用多学科知识,系统地调查、分析和探讨别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为评估和改善本国教育作参考。他提出的比较四步法是很有影响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四个主要步骤。他把其中前两步归属于区域研究的方法,把后两步归属于比较研究的方法。

  萨德勒:萨德勒是英国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他的代表作有总共28卷的《教育问题特别报告书》,以及1900年发表的重要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等。萨德勒明确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来学习别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工作,他十分重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比较教育的实际价值就在于通过对别国教育制度的分析研究,来达到更加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教育制度,预测本国教育发展趋势,从而改善本国教育的目的。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萨德勒是一个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

  康德尔:康德尔是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他的著名代表作为《比较教育》。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并进一步指出比较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方法论上,他秉承萨德勒“校外事物的影响比校内的更重要”的历史主义观点,继承和完善了他的因素分析法,并且提出“民族主义”、“民族性”和“力量与因素”等重要概念;在康德尔看来,比较教育研究应当紧扣“因素和力量”这一对范畴,分析、比较和研究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校外和校内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康德尔对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阐述是最为完整、最为系统的。他的比较教育思想,典型地代表了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发展的特点,并且为此后比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斯:汉斯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汉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尔和施奈德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思想和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使这种方法论体系变得更加细致和完善。在他的比较教育思想中,民族性仍然是贯穿始终的一条基本线索。在他看来,每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体现着其社会结构和民族特性。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深深植根于其民族历史之中的,深受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因此汉斯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也是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可以说,是汉斯使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法趋于成熟,他把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并由此而促进了比较教育在此以后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世界体系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是对比较教育研究中以民族国家为基本研究单位的学术传统的挑战。该理论认为: ①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比来自该国内部的影响更大,因此,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和分析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外部关系。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与劳动力市场呈现一体化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广阔的世界范围内去寻找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③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往往处在国与国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之中;西方国家在国际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中的统治和控制,主要表现为对于现存的国际不平等关系的维持并使之合法化。

  依赖理论:依附理论最早是由阿根廷的普雷维什提出,其基本观点包括:(1)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国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睡国家(非西方欠发达国家)两部分构成,核心和边睡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对后者的剥削是导致后者欠发达、不发达的根本原因。(2)工业化国家的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互为因果的方面,前者的发达必然以后者的贫困为代价。(3)依附的形式有三种,一是殖民地的依附;二是进口替代依附;三是跨国公司的依附。(4)依附或欠发达型经济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如依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其跟核心国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成反比等。(5)在发展的模式上,主张为了克服依附关系,出路在于同西方发达国家脱钩,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新殖民主义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实际上就是相对于殖民主义时代而言,对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剥夺与被剥夺、控制与依赖等新的不平等关系的一种描述,它把这种新的不平等关系视为一种新的殖民关系,从而把当前世界的不平等关系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平等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美国的卡诺伊、阿尔特巴赫、凯利和法国的黎成魁等都曾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过这一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社会整体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体并最终形成新的整体平衡。

  人力资本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舒尔茨。该理论用结构功能主义观点揭示教育在培养和训练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极力主张将人力视为一种资本,把教育投资当作人力投资,认为投资教育可以加速经济增长。这种理论有一种将人工具化的倾向,近年来受到了来自人文主义思想的批评。

  冲突理论:是一种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对立的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该理论强调用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来解释社会的变迁,认为冲突既具有消极作用也具有积极作用。该理论将学校视为不断再生产社会不公平、阶级结构和维持现存生产关系的机构。该理论认为多数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复杂认识能力,学校主要是传授与学习者所属阶级有关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

  比较法: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调查法:调查法包括:(1)参观访问。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这是了解外国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条件许可时当然可以采用。用这种方法所得的材料有重大的参考价值。(2)问卷。 问卷是调查者用书面或通信形式收集材料的一种方法。问卷作为一种调查手段,国际组织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会团体也可以利用。个人在政府或有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支持下进行问卷调查,也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文献法:通过分析重要教育文献来了解教育情况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是我国当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国家的教育法令、教育章程、教育规划、教育统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会议记录、报告书等,都是第一手材料。教育家本人撰写的教育理论书籍是研究某个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文献法收集材料,一般要经过查阅、抽样、鉴别、整理等阶段。

  分析法:分析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形式逻辑分析和辩证逻辑分析。形式逻辑分析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归纳与演绎)等;辩证逻辑分析包括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基本范畴进行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对所比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分析可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理智的框架”: 霍尔姆斯根据波普的批判二元论和自己的见解,设计了一个“理智的框架”。这个框架包括四种模式:规范模式;体制模式;自然模式;精神状态模式。

  科学量化法“: 是美国比较教育家诺亚和艾克斯坦在他们的代表作《比较教育科学的探索》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他们认为以往的比较教育方法缺乏客观统一的标准,存在严重的主观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更加严格、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为此,他们把实证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入比较教育研究,提出了这种用实证的量化分析的方法来论证比较教育研究假说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分为七个步骤:界定问题、提出假说、明确概念和指标、选择个案、收集数据资料、处理数据资料、说明结果和验证假说。

  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至少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1)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各国教育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2)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也更加频繁和深刻,一种世界范围的共性正在教育的各个方面不断形成和加强。(3)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也出现了一种世界范围的一致性,各国的教育似乎正面对一种共同的挑战。(4)各种国际性的教育组织和机构的产生,以及它们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积极介入,从社会结构上标举着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扫描/长按二维码即可帮助自考通关
获取2017自考最新资讯
获取最后6套预测卷
免费获取8次直播课程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自考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自考"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7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2017年自学考试《英语(一)》练习题汇总

  自考万题库:2017年自学考试每日一练大汇总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大学语文
共计4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8020人在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7218人在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共计738课时
讲义已上传
87485人在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989人在学
毛概
共计2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1649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自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自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