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结构
① 是指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喉关系和比例关系。
② 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③ 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
④ 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两个重要趋势:1、产值部门结构的高度化趋势;2、劳动力部门构成二、三次产业倾斜的变动趋势。
2、区域结构
① 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 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区域间存在二元结构,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总体上看,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区总体分布,东部地区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拉动,中部发展“承东继西”,西部地区有丰富资源,我国正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
3、二元经济
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4、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三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5、经济增长(00年名解,2分)
1)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3)衡量经济增长,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增长率、NI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等指标。
6、经济发展(02年名解,2分)
①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的变化等。
②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多个,公布了“人类发展指数”,按语气寿命、成年人识字率、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之三个变量计算。
③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又不同于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即只有经济增长但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7、科学发展观
① 是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观。
②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
③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国家要大力发展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从信息产业自身而言,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量的扩张为主转向质的提高为主,实现更快更很好的发展。
8、和谐社会
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员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员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贯彻和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