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点1:太平天国农区战争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2.《天朝田亩制度》
(1)性质: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内容:①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②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4)意义及局限:①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②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3.《资政新篇》
(1)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
(2)意义及局限: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有盛到衰的转折点。
考点2:洋务运动的兴起
1.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2.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3.洋务新政的兴办
(1)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2)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水师是海军主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办的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1862年奕诉奏请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考点3:洋努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避。(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考点4: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1.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
①向皇帝上书;②著书立说:康有为一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梁启超一一《变法通议》,谭嗣同一一《仁学》,严复一一《天演论》。③介绍外国的变法;④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最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
2.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意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考点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意义: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洽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失畋的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③脱离人民群众(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自考真题pdf下载 ※ 2023年4月自考答案pdf下载
2023年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 万题库估分 ※ 微信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