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江宁条约》(含《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4.“教案”的内涵:中国人民反对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结所镇压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
6.广学会、《万国公报》和李提摩泰,宣传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8.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9.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10.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二、简答题
1.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表现。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
(2)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1)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2)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
①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
②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三、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相关推荐:
2024年自考精选考点资料 ※ 学习打卡 ※ 万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