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医院内感染感染源
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已感染的病人是最重要的感染源。病原携带者由于病原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并经常排出体外,也是主要感染源。
2.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一定条件下即可引起自身或传播感染。
3.动物感染源:如鼠类既是沙门菌的宿主,又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感染源。
4.医院环境:医院环境极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而成为感染源。
医院内感染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1.接触传播: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传播的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在身体上有直接的接触,如母婴间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柯萨奇病毒传播等。
(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如医护人员的手为媒介、介入性操作等。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
(1)飞沫传播:感染源排出的飞沫液滴较大,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短,易感宿主在1m内可能发生感染。
(2)飞沫核传播:感染源排出的飞沫在降落前,表层水分蒸发,形成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能长时间地游动,长距离传播。
(3)菌尘传播:物体表面的传染性物质干燥后形成带菌尘埃,通过降落在伤口上或被吸入呼吸道,引起直接或间接传播。
3.饮食、饮水传播:食品中的各种条件致病菌,可在病人肠道定植,增加感染机会。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源及食物可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4.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作为人类传播的中间宿主,如蚊子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等。
5.输血、输液或注射传播。
易感宿主: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的人。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浸泡法:用于耐湿、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擦拭法: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喷雾法: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熏蒸法:用于手术室、病室空间消毒。
医院用品的危险分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
穿过皮肤、黏膜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械与破损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输液器、血液及血制品、注射器、脏器移植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仅与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部,如血压计、袖带、体温计、鼻镜、耳镜、音叉、压舌板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黏膜,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相接触。如没有足够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无害,如衣物、被服、口罩等。
相关推荐: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模拟试题 | 2022初级护师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