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溶液不滴
★针头滑出静脉外:
液体注入皮下组织,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
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确定针头阻塞:
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压力过低:
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加大压力,或放低病人肢体。
★静脉痉挛:
穿刺肢体暴露在冷环境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
可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常见输液反应: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
轻症: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严重:体温高达40℃,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2)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
(3)寒战时增加盖被、热水袋保暖、热饮;高热时物理降温。
(4)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査明发热原因。
常见输液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2.原因: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和输液量,对心、肺疾患病人及老年人、儿童尤为重要。
(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3)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4)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6~8L/min,同时20%~30%乙醇湿化高流量吸氧。
乙醇可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常见输液反应:静脉炎
1.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伴有畏寒、发热全身症状。
2.原因:
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感染。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
(2)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
(4)超短波理疗。
(5)如同时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相关推荐: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模拟试题 | 2022初级护师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