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子宫收缩力为分娩的主要力量,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使子宫颈口开大。迫使胎儿下降娩出。腹肌、膈肌和肛提肌第二产程时起辅助作用,
2.临产后正常的子宫收缩具有三个特点: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复作用。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加强,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约30秒,间歇期5~6分钟;当宫口开全后,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间歇期可缩短至1~2分钟。
3.胎头径线:①双顶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临床以B超测此值判断胎儿大小。一般足月妊娠时平均值为9.3cm;②枕额径:又称前后径,为鼻根枕骨隆突的距离,胎头以此径衔接,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11.3cm;③枕下前囟径:又称小斜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5cm,胎头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枕颏径:又称大斜径,为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13.3cm。
4.枕先露的分娩机制:①衔接: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入盆);②下降:是指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临床上以观察胎头下降的程度作为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③俯屈:胎头下颏接近胸部,由胎头衔接时的枕横径变为枕下前囟径,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④内旋转: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为内旋转;⑤仰伸: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颌相继娩出;⑥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使胎头与胎肩成正常关系,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内继续下降,前/右肩向母体前方旋转45°,使胎儿双肩径转成与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以适应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同时,胎头枕部需在外也继续向左旋转45°,以保持抬头矢状缝与胎肩呈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⑦胎儿娩出。
5.正式临产前1~2天,阴道内流出少量血性粘液或血性白带,称为见红。见红为可靠的分娩先兆。
6.临产诊断: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时间5~6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7.分娩的全过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临床上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又分为3个产程。①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②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约需几分钟至1小时;③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8.分娩后产妇须继续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因为此阶段产妇易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是产后出血。因此,给产妇提供擦浴,更换衣服,保暖的同时,应观察子宫收缩,子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阴道流血量,会阴、阴道内有无血肿。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询问产妇有无头晕、乏力等。
练习题
1.第一产程开始的标志是
A. 胎膜破裂
B. 宫口开全
C. 胎头着冠
D. 规律宫缩
E. 见红
答案:D
2.临床上判断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是
A.规律宫缩
B.胎头下降
C.胎头俯屈
D.胎儿内旋转
E.宫缩强度
答案:B
3.一般足月妊娠时胎头最大横径的平均值为
A. 9.3cm
B. 9.5cm
C. 10cm
D. 11.3cm
E. 13.3cm
答案:A
4.分娩后产妇须继续在产房内观察
A. 30分钟
B. 1小时
C. 2小时
D. 3小时
E. 4小时
答案:C
5.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一般时间不超过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25分钟
E. 30分钟
答案:E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初级护师]真题/考点/模拟题等资料>>>
相关推荐:
2022年初级护师考试模拟试题 | 2022初级护师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