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能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最佳治疗护理效果。结论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促使疾病尽早康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分析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突然下降,无任何先兆,伴有耳鸣、耳胀满感、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单侧或双侧先后受累,多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相关[1]。因为患者听力下降,导致其思维情感与外界沟通差,往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容易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可忽视。
1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
1.1焦虑、抑郁心理 患者不明原因地突然听力下降或丧失,加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听力下降后能否在短时间内治愈,是否永久性丧失听力;住院后是否需要支付很大一笔医疗费用;出院后能否工作、学习、生活正常进行等等。诸如此类的顾虑,使患者易产生精神压力,甚至出现悲观失望心理,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沉默寡言,无故发怒,甚至要求中断治疗等。
1.2自卑心理 由于患者听力障碍,不能像以前那样与别人正常交谈,给自身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导致生活各方面都要过多地依赖别人,容易产生苦闷、自卑心理。表现为不愿与别人交流,自我封闭,脾气古怪等。
1.3敏感、多疑 由于患者暂时或永久听力丧失,交流障碍,感知外界信息明显减少,导致患者特别敏感、多疑,对于医生的用药表示怀疑,是否用药量不够、或是没给予好药等,并且总是与同类患者相互对照,力求用药的一致,干扰医生的正确治疗。
1.4角色适应不良 某些患者发病前在工作单位身任要职,甚至处于领导地位,习惯别人听从其指挥,但在住院后,却要服从医护人员的指导,配合治疗,处于被动状态,构成心理失衡,表现为烦躁易怒。
2护理对策
2.1新入院病人 给予热情接待,并详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及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进行每一项检查或治疗时,耐心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顾虑,并可安排家属来陪同患者,及时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2.2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 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对于我们的语言信息多接受不良,我们要采用多种形式的交流。对于单侧耳聋的患者,与患者交谈时,尽量靠近患者听力好的那侧说话。对于双侧耳聋患者,需提高音量对话,但要注意言语及态度,避免因说话音量过大而导致旁人对我们的服务态度产生误会。还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采用书写文字、绘画图形、简单手语、面部表情、姿态等传达信息。
2.3常主动与患者交谈 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思想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及时解决,生活上给予照顾,留陪护,让患者得到家人的照顾及关怀,消除患者的孤独、苦闷心理。
2.4对患者深表理解和同情 以亲切、诚恳的态度、语言给患者以安慰,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妨碍治疗的消极心理。
2.5心理护理 因人而异对在单位任要职的患者,应主动关心、了解病情、认真操作、细心护理,使其逐渐适应患者的角色。对于敏感多疑的患者,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每做一项治疗操作都向患者解释其治疗的目的及作用,解释用药的目的及作用,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多给予关心、体贴,细心询问,并详细解释治疗、用药的经过,使其了解医生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和用药的,以消除患者在医疗费用负担方面的精神困扰,使患者安心治疗。
2.6鼓励患者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倾诉自己的苦闷 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减轻内心的痛苦,教会患者调节情绪及自我心理疏导。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等,同时鼓励患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转移患者对听力变化的过分注意,从而减少患者因为听力变化引起的负面情绪[2]。
2.7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宜清淡饮食,忌烟、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疲劳,避免噪音的刺激及长时间高音量使用随身听耳机和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加强患者各方面的生活指导,减轻不良情绪,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3体会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易造成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突发性耳聋发病率提高。由于发病突然,对患者的身心有较大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对患者对症治疗外,我们也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3]。要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学水平,达到更好地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密切配合治疗,促使疾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田勇俊,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郑雪君.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4,10(2):155.
3黄飘.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9.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