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1现场急救护理
① 迅速消除致伤原因: 指导和协助伤者尽快脱离险境。若被热液等烫伤,应立即脱去或剪开浸湿的衣服;面积较小的四肢烧伤,可将肢体浸泡于冰水或凉水中,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热力的损害。对酸、碱等化学物质烧伤,立即脱去或剪开沾有酸、碱的衣服,以大量清水冲洗为首选措施,而且冲洗时间应适当延长。但生石灰烧伤,应先除去石灰粉粒,再用清水长时间的冲洗,以避免石灰遇水产热加重损伤。磷烧伤时立即将烧伤部位浸入水中或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在水中拭去磷颗粒;不可将创面暴露在空气中,避免剩余磷继续燃烧;创面忌用油质敷料,以免磷在油中溶解而被吸收中毒。
② 抢救生命: 去除致伤原因后,要配合医师首先处理窒息、心脏停搏、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危急情况,抢救生命。对头颈部烧伤或疑有呼吸道烧伤时,应备齐氧气及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用品,并保持口、鼻腔通畅。必要时及时协助医师做气管切开手术。
③ 预防休克: 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减轻或缓解疼痛,但合并呼吸道烧伤或颅脑损伤者忌用吗啡。伤后应尽快补充液体,口渴者可口服淡盐水,但不能饮用白开水。中度以上烧伤需远途转送者,须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途中需持续输液。
④ 保护创面: 根据烧伤创面大小,就地取材,用无菌敷料或现场最清洁的布类包裹创面,避免再污染和损伤。创面勿涂任何药物等。
⑤ 快速转送: 有休克者,争取先抗休克,待病情平稳后再转送,转送途中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转送前和转送中避免使用冬眠药物和抑制呼吸的药物。抬病人上下楼时,头朝下方;用汽车转送时,病人应横卧或取头在后、足在前的卧位,以防脑缺血。详细记录处理内容,以便于后续医师的诊治。
2静脉补液的护理烧伤后2日内的护理重点是遵医嘱补充血容量,安排和调节补液的速度和液体种类,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师及时修订和完善补液计划。
(1) 轻度烧伤: 可口服烧伤饮料,但每次口服量不要超过200ml,避免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
(2) 中度以上烧伤: 遵医嘱及时补足血容量是休克期的首要护理措施。伤后应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有时需多路输液,必要时静脉切开插管输液。
① 补液量估计: 我国目前常用的补液方案是按公式法估算,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ml)=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1.5ml(儿童1.8,婴儿2.0)+2000ml(儿童约80ml/kg体重,婴幼儿约100ml/kg体重)。其含义是烧伤后第1个24小时,每1%的Ⅱ、Ⅲ度烧伤面积,成人每千克体重需补给电解质和胶体溶液总量1.5ml,再加日需量2000ml。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特重度烧伤为1∶1,生理日需量用5%的葡萄糖溶液补充。
② 液体的种类与安排: 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其次为0.9%氯化钠盐水。胶体常用血浆或全血,以血浆为主。紧急时也可选用血浆代用品。因为烧伤后第1个8小时内渗液最快,所以应在首个8小时内输入胶、晶体液总量的1/2,其余分别在第2、第3个8小时内输入。日需量应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补液的一般原则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体溶液交替输入,特别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单一种类液体,如大量输入水分,可引起水中毒。
③ 调节输液量和速度的指标: 尿量,是反映组织器官灌流状况的简便而有效指标,对重度以上烧伤或外生殖器深度烧伤病人应留置尿管,观察尿量,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一般要求成人每小时尿量30ml以上,小儿每千克体重每小时尿量不少于1ml;其他指标包括血压、脉搏、末梢循环情况、精神状态、中心静脉压等,应维持基本正常。
3创面的护理
(1) 清创的护理: 病人入院时,如全身情况允许,应在良好的止痛和无菌条件下协助医师尽早进行简单性清创。对浅Ⅱ度小水疱可不予处理,大疱应于底部剪破引流。水疱已破损、撕脱者,应剪除疱皮。对于深Ⅱ度、Ⅲ度创面的坏死表皮也须去除,以利于创面清洁与干燥。清创后应注射TAT,及早使用抗生素。
(2) 包扎疗法的护理: 对四肢浅度烧伤、病室条件较差或门诊处理的小面积烧伤,宜采用包扎疗法。此法便于护理和移动病人,有利于保护创面,对病室环境要求较低。但包扎疗法不利于观察创面,细菌容易生长繁殖,换药时病人较痛苦,也不适用头面颈、会阴等处创面处理。护理中,应协助医师实施包扎疗法,即经清创处理后,创面上先敷几层药液纱布,其上再覆盖2~3cm厚度、吸水性强的纱垫,用绷带自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包扎,注意显露指(趾)末端以观察血液循环。包扎时注意用力均匀,松紧适宜。应将患肢置于功能位置,指(趾)间应用敷料隔开,避免形成并指(趾)畸形。护理包括:
① 观察肢端感觉、运动和血运情况,若发现指、趾末端皮肤发凉、青紫、麻木等情况,须立即放松绷带。
② 抬高患肢。
③ 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④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外层敷料被浸湿,须及时更换。
⑤ 注意创面是否有感染,若发现敷料浸湿、有臭味,伤处疼痛加剧,伴有高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创面感染表现,应报告医师,及时检查创面;如脓液呈鲜绿色、有霉腥味,表明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改为暴露疗法,伤口处更换下的污染敷料应烧毁,防止院内交互感染。
(3) 暴露疗法的护理: 暴露疗法的优点是便于观察创面变化,便于处理创面和外用药物,不利于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节约敷料,也避免换药带来的痛苦。病房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 室内清洁,有必要的消毒与隔离条件。
② 恒定的温、湿度,要求室温保持在28~32℃,相对湿度以50%为宜。
③ 便于抢救治疗。
护理要点:
①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
② 促进创面干燥、结痂。
③ 保护创面,为避免创面长时间受压,应经常翻身。躯干环形烧伤应使用翻身床,但昏迷、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及应用冬眠药物者忌用翻身床。
(4) 去痂和植皮的护理: 深度烧伤创面自然愈合慢或难以愈合,而自然愈合所形成的瘢痕可导致各种畸形并引起功能障碍。因此Ⅲ度烧伤常需要采取切痂、削痂和植皮,应做好植皮手术前后护理工作。
(5) 感染创面的处理: 感染创面应用湿敷、浸浴等方法除去脓液和坏死组织,痂下感染时应剪去痂皮或坏死组织,以清洁和引流创面。加强换药,根据创面感染程度和脓液多少,决定每日换药次数,根据感染特征或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外用药。
(6)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
① 呼吸道灼伤,床旁应备急救物品,如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气管镜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行气管切开者,应做好气管造口护理;伤后5~7日后气管壁的坏死组织开始脱落,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吸氧;观察并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② 头面颈部烧伤,病人多采用暴露疗法,应安置病人于半卧位,观察有无呼吸道烧伤,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做好五官护理及口腔护理。
③ 会阴部烧伤,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便后用生理盐水或0.1%苯扎溴铵溶液清洗肛门、会阴部,保持创面及周围的清洁。
4防治感染的护理要保持烧伤创面无菌状态是很困难的,只要有创面存在,随时都有烧伤局部和全身性感染的危险。
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生命征、意识状况变化、胃肠道反应,注意是否存在脓毒症的表现,意识改变常是其早期出现的症状。同时注意创面局部情况,若创面水肿、渗出液多、肉芽颜色转暗、创缘下陷、创缘出现红肿等炎症表现,或上皮停止生长,原来干燥的焦痂变得潮湿、腐烂,创面有出血点等都是感染的征象。如创面出现紫黑色出血性坏死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征象。
② 正确处理创面: 协助医师正确处理创面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③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应及时做好创面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有效抗生素。
④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病房用具应专用;工作人员出入病室要更换隔离衣、口罩、鞋、帽;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做好病房的终末消毒工作。
⑤ 一般护理: 做好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其他基础护理工作。
5改善营养状况烧伤后病人蛋白质丢失多,消耗增加,应鼓励其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以及多种维生素。依据不同病情给予口服、鼻饲或胃肠外营养,促进创面修复及身体功能的康复。对大面积烧伤病人,遵医嘱每日或隔日输入适量血浆、全血或人体清蛋白,也可应用免疫球蛋白等,以增强抵抗力。
6加强心理护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