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眼的简介
又称简约眼,是一种简化眼的折光系统而成像的模型眼。为李斯丁(Listing)首先提出。鉴于眼的折光系统太复杂,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等组成,而这些折光物质的曲度和折光率又各不相同,因而总的折光率不易计算。李斯丁将眼的所有屈光面加在一起,当成一个透镜。这样,正常眼的光学就可以被简化,而用一个与眼的折光相同的等效光学系统来分析眼的成像原理和进行有关的计算。他假定眼球有一凸出的表面介于空气和眼内液两个介质之间,眼内液具有水的折射率,即1.33.简化眼的光心或称节点(nodal point)在晶状体内,节点到角膜前表面的距离为7.3毫米,到后主焦点的距离(nb)是15毫米,则从角膜前表面到后主焦点距离应为22.3毫米。当正常人眼处于安静而不进行调节的状态时,后主焦点恰落在视网膜上。由图可见,物体AB的A点光线通过节点n在a处聚焦,B点光线通过节点n在b处聚焦,因此视网膜上的像是真实而倒置的,设物体高120毫米,离节点5280毫米,则其视网膜像的高度为AB.nb/Bn=120×15/5280=0.34毫米。此数值与视网膜中央凹的直径近似。
眼的调节作用简述
外界物体要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眼的屈光系统需与眼球的轴长相匹配。所谓正视眼,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单元屈折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而对于来自5米以内的发散光线(非平行光线),则需启用眼的调节作用,增强眼的屈光力,才能使近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从而能视清不同距离的近处目标。眼的这种调节焦点距离的能力,称为眼的调节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