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1. 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常与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污染;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血制品被污染;多次输血受血者体内产生抗白细胞、抗血小板抗体而致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处理: ① 暂停输血,给予生理盐水输入,保持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生命征。② 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给予相应生活护理。③ 遵医嘱给予退热药、激素、抗过敏药。④ 预防: 有效清除致热源,严格管理血液保养液和输血用具,输血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常与输入血液中含有使病人致敏的物质(蛋白质、药物);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性抗体;供血者变态反应性抗体随血液输给受血者等因素有关。处理: ① 产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② 遵医嘱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抗过敏药物、激素等。③ 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配合医师进行气管切开术。④ 保留余血送检。⑤ 预防: 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献血前4小时不宜进食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清淡饮食或糖水。
3.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溶血反应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输入异型血,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l即可发生症状。② 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 如血液贮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当,过度震荡,加入高渗或低渗药物,保养液受细菌污染而致红细胞大量破坏。③ Rh因子所致溶血,我国99%为Rh阳性,1%为Rh阴性。Rh阴性者经输入Rh阳性血液后,第一次输入不发生反应,但输入后2~3周即有抗体产生,下一次再接受Rh阳性血液,即可产生溶血反应。一般在输血后1~2小时发生,也可延迟至6~7日后出现症状。处理: ① 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通知医师,保留余血和病人血标本重作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② 保护肾脏,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以解除肾小管痉挛。③ 碱化尿液,遵医嘱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滴入,以减少肾小管结晶形成。④ 密切观察生命征及尿量,并及时记录。⑤ 对尿少、无尿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如出现休克,即配合抗休克抢救。⑥ 预防: 认真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严格查对,杜绝差错。按规定要求保存血液,以防血液变质。
4. 大量输血后反应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总血容量。常见有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处理: ① 循环负荷过重的处理,同静脉输液反应。② 病人有出血倾向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变化,注意皮肤、粘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根据医嘱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③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的护理,严密观察病人反应,输库血1000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常见输液故障及处理
1. 溶液不滴① 针头滑出血管外: 肿胀、疼痛,挤压无回血。另选静脉重刺。②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无肿胀、疼痛,挤压有回血。调整针头或肢体位置。③ 针头堵塞: 挤压有阻力、无回血。另选静脉更换针头重穿刺。④ 压力过低: 循环不良、输液管内液柱变短。提高输液瓶位置。⑤ 静脉痉挛: 热敷注射处上端。
2. 滴管内液面过高取下输液瓶并倾斜,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
3. 滴管内液面过低一手折紧滴管下端长管,另一手挤捏滴管至液体所需高度。
4. 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装置有无漏气和裂隙,更换输液器。
关注"566卫生资格"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精华资料、内部资料等信息!
卫生资格视频题库【手机题库下载】丨微信搜索"566卫生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