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肺结核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结核菌 引起人类结核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牛型感染少见。结核菌有以下特点:
(1)生长缓慢
(2)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3)菌体3种成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蛋白质具有抗原性,可引起过敏反应
(4)耐药性
2.感染途径: 呼吸道,传染源是排菌的结核病人。飞沫最为常见。
3.人体的反应性 感染结核菌后,机体可发生两种反应:
(1)免疫力
(2)变态反应:为结核菌侵人人体后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产生的一种过敏反应,属于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
(二)分型
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所谓原发性肺结核,是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常见于小儿。病菌常沿淋巴管侵入,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并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播散。继发性肺结核通常发生在曾受过结核菌感染的成年人,病灶部位多在肺尖附近,结核菌一般不播及淋巴结,亦很少引起血行播散,但肺内局部病灶处炎症反应剧烈,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及空洞。
从感染结核菌到形成肺结核的演变过程,由此形成5个常见临床类型:
工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核。此型多见于儿童及初进大城市的成年人。
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儿童多见,常伴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脏器结核。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X线胸片见粟粒样大小的病灶,其分布与密度十分均匀。当机体免疫力较强时,小量结核菌多次、间歇经血液人肺时形成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症状较轻,病情发展缓慢,通常无显著中毒症状,患者可无自觉症状,偶于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
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此型。此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年人。起病缓慢,临床症状视其病灶范围及人体反应性而定。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灶时,常呈急性进展,出现严重中毒症状,临床上称为干酪样肺炎。
Ⅳ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此型病程最长,症状时有起伏,病灶常有支气管播散,痰中带有结核菌,为结核病的重要传染源。X线胸片可见肺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厚壁空洞,伴有支气管播散病灶和明显的胸膜肥厚,肺门向上牵引,肺纹呈垂柳状阴影,纵隔向患侧移位,健侧呈代偿性肺气肿。重者因组织广泛破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导致肺叶或全肺收缩,形成“毁损肺”。
V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当机体处于高敏状态时,结核杆菌侵入胸膜腔可引起渗出性胸膜炎。除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外,有胸痛和呼吸困难。早期出现局限性胸膜摩擦音,随着积液增多出现胸腔积液体征。X线检查,少量胸腔积液时仅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中、下肺野呈现一片均匀致密阴影。胸水为渗出液,草黄色,有时为血性,蛋白含量高,在体外易凝固,胸水细菌培养有时可找到结核菌,但阳性率较低。
二、感染途径
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患者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结核菌随尘埃飞扬亦可引起结核感染。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人体内,如饮用带菌的牛奶可引起消化道结核。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多数起病缓慢,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若肺部病灶进展
播散,常呈不规则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道症状多为干咳或带少量黏液痰,可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炎症累及壁层胸膜时,可有胸痛;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二)体征
多数无阳性体征。干酪样肺炎时,可有实变体征。V型肺结核有胸腔积液体征。
(三)并发症
有自发性气胸、脓气胸、支气管扩张、肺心病等。
编辑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