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具有多种特异性抗原和受体,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一般用以研究B细胞各分化发育阶段的特性,也可藉以鉴定和计数各阶段B细胞在人外周血和淋巴样组织的分布以及疾病时的变化动态,为临床提供诊治相关疾病的有用信息。
一、B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
B细胞表面有CD19、CD20、CD21、CD22和CD29等分化抗原,其中有些系全部B细胞所共有,而有些仅活化B细胞所特有,据此可用相应的CD系列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荧光免疫法、酶免疫组化或ABC法加以检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CD20阳性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8%~12%。
二、B细胞受体的检测
B细胞表面有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其中以SmIg为B细胞所特有,是鉴定B细胞可靠的指标。
(一)SmIg的检测
大多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或包括ABC法在内的酶免疫组化法,关键是选用高效价、高特异性和高和力的荧光或酶标记的多价抗人Ig抗体,也可分别用各种类型的Ig,即IgM、IgG、IgA、IgE等抗血清,检测带有各种类型Ig的B细胞,在人外周血中以带有SmIgM的细胞数为最多。
B细胞经荧光标记的抗Ig抗体染色,细胞膜表面呈现的荧光着色可有不同的形式,开始均匀分布呈环状,其后集中在某些部位呈斑点状,然后又可集在一个部位呈帽状,最后可被吞饮入胞浆直至荧光消失。这一现象是由于淋巴细胞膜由双层类脂组成,上嵌有蛋白分子,在体温条件下,膜呈半液体状,而镶嵌物能在其中移动。当SmIg抗体发生结合时,由于抗血清为双价,使SmIg出现交联现象,这种抗原与抗体结合物可连成斑点和帽状,时间过长,帽状结合物可脱落或被吞饮而消失,因此染色后,观察时间不能超过30min,或在染色时加叠氮钠防止帽状物形成或被吞饮。
(二)Fc受体和补体受体的检测
B细胞表面具有与IgGFc段结合的受体,极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抗体Fc段牢固结合,故用相应抗体致敏的红细胞(EA)作批示物,在一定条件下,它能与带Fc受体的B细胞形成EA花环,故称EA花环试验。而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则能与红细胞(E)-抗红细胞抗体(A)-补体(C)复合物(EAC)中的补体相结合,从而建立EAC花环试验。但由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以及部分T细胞也带有Fc或补体受体。因此形成EA和EAC花环并非B细胞所特有,加上该类试验需制备新鲜指示物,操作麻烦,目前基本上已被其他试验所取代,甚少应用。
(三)小鼠红细胞受体的检测
部分B细胞能与小鼠红细胞形成花环,慢性B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形成小鼠红细胞花环率高达60%~85%,但健康人该花环率仅占总淋巴细胞的5%~10%,据此推知形成该花环的性能是某些B细胞亚群的标志,由于方法简便,临床可用作鉴定不同型淋巴细胞白血病。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