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急腹症
1、关于腹腔诊断性穿刺,下列错误的是
A.抽出暗红色不凝固血或混浊液体说明有脏器损伤或病变
B.对腹胀明显的患者易穿破肠壁,应慎重
C.抽出的血液迅速凝固说明穿入血管或血肿
D.抽不出液体可排除内脏损伤或病变
E.可根据情况选择在左下腹或右下腹穿刺
[答案]D
[解析]有时量少,或损伤部位被大网膜包裹等情况,不一定都能抽出液体。
2、胆囊穿孔多见于胆囊颈部,其原因是
A.该部位张力低
B.该部位肌肉运动差
C.该部位黏膜抵抗力弱
D.该部位结石易嵌顿
E.局部血供差
[答案]D
[解析]较小的胆囊结石(直径2-3mm),可排入胆总管,若嵌顿于胆总管下端壶腹部,会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全身感染。如胆囊结石嵌于胆囊颈部,可导致囊内压力增高,加之胆汁酸刺激胆囊黏膜,引起充血、水肿、渗出即急性胆囊炎,结石嵌顿部位,长期压迫导致胆囊壁溃疡,缺血坏死甚至穿孔。
3、常导致休克,且休克不易纠正的外科急腹症是
A.溃疡病急性穿孔
B.阑尾炎穿孔
C.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肠伤寒穿孔
[答案]D
[解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上尽快解除梗阻是关键,梗阻不除,休克易反复。
4、腹部闭合性外伤2小时,腹痛(向左肩放射),血压8/5.3kPa,心率140/min。全腹轻压痛,肠鸣音减弱,应考虑
A.脾破裂
B.胰腺损伤
C.胆囊破裂
D.胃破裂
E.肝破裂
[答案]A
[解析]脾破裂的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的刺激为其特征,并常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密切相关。出血量大而速度快的很快就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体征,不易诊断。随时间的推移,出血量越来越多,才出现休克前期的表现,继而发生休克。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初起在左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为明显,同时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有时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有左肩牵涉痛,深呼吸时这种牵涉痛加重。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提示有内出血。
5、急腹症的治疗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胆道蛔虫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应行手术治疗
B.急腹症诊断不明时,忌用吗啡类止痛剂
C.并非所有脾破裂均需做脾切除
D.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均应立即手术
E.并非所有的急腹症均需手术
[答案]D
[解析]D太过绝 对;也有非手术治疗,通过胃肠减压,抗生素控制感染,待溃疡穿孔自行闭合,腹腔渗液自行吸收。但一般是比较小的溃疡,或者是穿孔后,太时间太长送医的,都可以先行保守治疗。
6、男性,21岁,因饱餐后活动,突感中腹部剧烈疼痛,阵发加重,伴呕吐,为排气、排便。查体:腹部膨起,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
[问题1]、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小肠扭转
D.胆道蛔虫症
E.溃疡穿孔
[答案]C
[解析]小肠扭转常发生于饱食后剧烈活动,随着姿势体位突然改变,易引起小肠扭转。
[问题2]、下一步检查方法是
A.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B.腹部立位平片
C.B超检查
D.血管造影
E.血尿淀粉酶价差
[答案]B
[解析]肠梗阻的检查,最常用的是立位腹部平片,简单方便,基本可明。
7、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腹痛、呕吐、肿物
B.腹痛、血便、肿物
C.腹痛、肿物、哭闹
D.腹痛、面色苍白、哭闹
E.腹痛、呕吐、血便
[答案]B
[解析]以腹痛为主,多在脐周或遍及全腹,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往往有寒战、发热。多伴腹泻,80%的病人有血便,呈血水样或果酱样,有时为紫黑色血便,有时可触及伴压痛的包块。X线腹部平片检查可见小肠扩张、充气并有液平,肠间隙增宽显示腹腔内有积液。
8、外科急腹症总的治疗原则是
A.纠正急腹症的病理改变
B.纠正水电解质、酸碱代谢紊乱
C.控制感染
D.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E.对症处理
[答案]A
[解析]任何一种疾病,都有着病理、生理改变,其总的治疗原则都是尽可能的完全恢复或改善病人各个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
9、A.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B.原发性腹膜炎C.胃十二指肠穿孔D.阑尾炎穿孔E.肝脾破裂
[问题1]、腹腔穿刺液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革兰阳性球菌。常见于
[答案]B
[解析]原发性腹膜炎,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
[问题2]、腹腔穿刺液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无细菌。常见于
[答案]A
[解析]胰腺炎引起的腹腔积液是炎性渗出液,内无细菌。
[问题3]、腹腔穿刺液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细菌少。常见于
[答案]C
[解析]上消化道内细菌少,主要为消化液,后期可引起化脓性腹膜炎。
[问题4]、腹腔穿刺液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革兰阴性杆菌。常见于
[答案]D
[解析]阑尾位于消化道,内有大量大肠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
相关推荐:
2022卫生资格考试大纲 | 卫生资格考试教材 | 经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