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应用
1.中成药的用药禁忌包括.①证候禁忌;②配伍禁忌;③妊娠禁忌;④饮食禁忌;⑤特殊人群禁忌。
2.中成药内服方法注意事项.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空腹服用,但特殊疾病应特殊对待,需根据病情而定。①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②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宜;③驱虫药最好清晨空腹服;④安神药睡前服效果佳,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⑤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
3.感冒清热颗粒功效为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注意表虚自汗、风热外感、阴虚盗汗及虚喘者慎用。且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4.银翘解毒丸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5.藿香正气水功效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用药时需要摇匀。
6.防风通圣丸诸药合用,汗、下、清、利四法具备,共奏解表通里,清热解毒之功。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痒。
7.复方丹参滴丸功效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一般采用吞服或舌下含服。注意孕妇慎用。
8.安宫牛黄丸功效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本品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神志清醒后当停用。同时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中风脱证神昏,舌苔白腻,寒痰阻窍者不宜用。
9.川芎茶调丸功效为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宜饭后清茶送服。
10.丹参注射液功效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本品不宜在同一容器中与其他药物混用。
11.补中益气丸.本方重用炙黄芪甘温,能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君药。本方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12.归脾丸功效为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宜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
13.保和丸方中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为君药。本方功效为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14.复方黄连素片方中盐酸小檗碱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用于多种肠道细菌感染。其功效为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注意虚寒性泻痢者慎用。含鞣质的中药与盐酸小檗碱合用后,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降低疗效。
15.逍遥丸的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16.茵栀黄颗粒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症见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急、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注意寒湿所发黄疸,症见黄色晦暗,肢凉怕冷,大便溏泄者不宜用。
17.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生血,为君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养脾阴而补肾固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泽泻利湿泄热而降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健运,与泽泻共降肾浊;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性,三药称为“三泻”,共为佐药。诸药相合,共奏滋补肾阴之功。其功效为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18.金匮肾气丸功效为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因本品含附子,不可过服、久服。
19.知柏地黄丸功效为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20.杞菊地黄丸功效为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内容来源:医学教育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