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考纲要求: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
1.整体观念 |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
2.辨证论治 |
(1)症、证、病的区别 |
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体现:结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
(2)人与自然界相统一
体现: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
(3)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统一性
体现:人的精神意识
考察重点
经常考察的是对整体观念的理解
二、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概念
症,即症状,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个别表象。如发热、头痛、脉浮等。客观的症状称为体征,如舌象、脉象。
证,即证侯,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证候的概念。
病,即疾病。指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下所发生的病理变化的总过程,它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展规律和转归。如痢疾、胸痹、感冒、麻疹、不孕等。
2、症、证、病区别与联系
(1)辨病与辩证的关系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举例说明辨病与辩证的关系:
例1:患者女,36岁,平素性急易怒,近一月来胃脘部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胃部胀痛可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舌红,苔薄微黄,脉弦。
辨病:胃痛
辨证:肝气犯胃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例2:患者男,23岁,干咳三天,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病:咳嗽
辨证:燥邪伤肺
考察重点
证、症、病的理解及辨析
(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疾病所处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证异则治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即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证同则治同”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理论根据: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考查重点
辨证论治实质内容的理解及其应用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