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发病与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一、概念
1.正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具有抗邪愈病作用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正气的作用方式有三:
一是抗邪防病或感邪后逐邪外出;
二是病后的自我修复,恢复康复;
三是自身调节,以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理平衡。
2.邪气存在于外在环境中的,或人体内部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病机
1.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都不能忽视。
人体正气的强弱,可以决定疾病的发生与否,并与发现部位、程度轻重有关,所以说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邪气是发病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所以邪气对疾病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说正气在抗邪防病方面的主要作用。
2.发病的基本病机基本病机可分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失常三大类。
(1)邪正盛衰
①概念: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是中医病机学的基本病机之一。
实证主要是指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虚证主要是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虚实错杂证是指患者同时具有正虚和邪盛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②规律:
正盛邪退则病势好转或向愈;
邪去正虚则病去而体虚;
正虚邪恋则病势缠绵而难愈;
邪盛正衰则病势恶化,甚至死亡。即“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证因为邪气与机体的抗病能力均强,邪气虽盛,正气没衰,正邪相搏,反应明显。常见于外感病初期,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体内引起的病证。
虚证因为机体抗病力低,正气无力抗邪,反应不明显,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
导致虚实错杂证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疾病失治或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正气;
二是正虚无力驱邪外出;
三是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
由实转虚,由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以上均为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则会出现真虚假实和真实假虚现象。
“真实假虚”现象是由于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称“大实有赢状”;“真虚假实”现象是由于脏腑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所致,故称“至虚有盛候”。
(2)阴阳失调
①概念:阴阳失调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意思。是中医病机学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失调病理变化虽然复杂,但总不外乎阴阳偏胜(盛)和偏衰两个方面。
阴阳偏胜:胜,邪气盛。阴阳偏胜,指阴邪或阳邪偏盛,是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阴阳偏衰:衰,指正气虚。阴阳偏衰,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②规律:
病机 |
表现 | |
阴阳盛衰 |
阴阳偏盛 |
“阴胜则寒”—实寒证—寒者热之 “阳胜则热”—实热证—热者寒之 “阴胜则阳病”—实中夹虚 “阳胜则阴病”--虚中夹实 |
阴阳偏衰 |
“阴虚则热”--虚热证—阳病治阴 “阳虚则寒”--虚寒证—阴病治阳 | |
阴阳互损 |
|
阴阳两虚 |
阴阳格拒 |
|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脉微欲绝 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 |
阴阳亡失 |
亡阳 |
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蜷卧神疲,脉微欲绝 |
亡阴 |
气喘,烦躁不安,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面色红或紫,脉数疾 |
(3)气、血、津液失常病机
1.气失常包括气不足和气失调两方面。
(1)气不足(气虚):
①概念:指元气虚损,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②原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又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劳倦内伤,久病不复。
(2)气机失调:
①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行失常。
②表现:
气滞,气的流通障碍;
气逆,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而致升举无力的病理状态;
气闭,气的外出受阻的病理状态;
气脱,是气失内守而外脱的病理状态。
2.血失常指血不足和血行失常(出血和血瘀)的病理变化。
(1)血虚:是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或瘀滞不畅,芹生停滞的病理状态。
(3)出血:是血液不循常道,流出脉外的病变。
3.津液失常指津液代谢障碍所引起的津液不足和输布排泄障碍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涉及到肺的宣发和肃降、脾的运化和散精、肝的疏泄条达、肾的蒸腾气化和三焦的水道是否通利。
执业药师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