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
一、尿液酸碱度(pH)
尿液酸碱度反映了肾脏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的能力。人体代谢活动所产生的非挥发性酸,如硫酸、磷酸、盐酸及少量丙酮酸、乳酸、枸橼酸和酮体等,主要以钠盐形成由肾小管排出;而碳酸氢盐则有被重吸收。肾小管分泌氢离子与肾小球滤过的钠离子交换,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量可影响尿酸碱度。
二、尿比重(SG)
尿比重系指在 4℃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为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通过肾脏排出水分和多种固体物质进行调节。尿比重数值的大小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与尿内所含溶质(盐类、有机物)浓度成正比,与尿量成反比。
三、尿蛋白(PRO)
正常人 24 小时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极微,用一般定性方法常检测不出。但当人体肾脏的肾小球通透性功能亢进(肾炎),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蛋白质进人尿液中,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便会出现蛋白尿。此外,当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重吸收能力降低或丧失,也会产生蛋白尿。
四、尿葡萄糖(GLU)
尿液中糖类主要为葡萄糖,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用一般检测方法呈阴性反应。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取决于:血糖水平、肾小球滤过葡萄糖速度、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速度和尿流量。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或肾糖阈降低时,肾小球滤过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的最大能力,则出现糖尿。
五、尿胆红素(BIL)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正常尿液中不会含有胆红素,尿胆红素的检出是提示肝细胞损伤和鉴别黄疸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六、尿隐血(BLD)
尿液中如混有 0.1%以上血液时,肉眼可观察到血尿,血液量在 0.1%以下时,仅能通过潜血试验发现。尿隐血即反映尿液中的血红蛋白(Hb)。正常人尿中无游离 Hb.当有血管内溶血时,红细胞破坏,大量 Hb 释放入血液形成血红蛋白血症,若含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则游离 Hb 可经肾小球滤出,当超过 1.00~1.35g/L 时,Hb 可随尿液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
七、尿中白细胞(LEU)
正常成人的尿液中可有少数白细胞,超过一定数量时则为异常。白细胞尿中多为炎症感染时出现的中性粒细胞,已发生退行性改变,又称为脓细胞。
八、尿沉渣管型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尿液中出现管型是肾实质性病变的证据,常见的管型种类包括有透明管型、细胞管型(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和细菌管型。
九、尿沉渣结晶尿沉渣中的无机沉渣物主要为结晶体,多来自食物和盐类代谢的产物。正常人尿沉渣中的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最为常见,一般临床意义不大。而有些结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十、尿酮体(KET)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是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中间产物,酮体在肝脏产生,在血液中循环,在其他组织中氧化生成 CO2和 H2O,但在正常人体中极少有酮体。当糖供应不足和组织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降低时,脂肪氧化加强,则产生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速度,使血酮增加,形成酮尿。
十一、尿蛋白酶(UAMY)
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产生糊精、麦芽糖或葡萄糖。它是一种需钙的金属酶,易由肾脏排出,半衰期很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