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
考点1.主要本草典籍的特点。以《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为重点。
考点2.主要方书典籍的特点。以《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方》为重点。
考点3.医师、护士用药咨询的内容。
考点4.不同药物患者合理服药的时间,重点关注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的药物。
考点5.应用药品时需特殊提示的情形和特别注意的问题。
考点6.药学咨询服务的沟通原则与技巧。
第二章 中医理论基础
考点1.症、证、病的区别,主要考查“证”的实际应用。
考点2.阴阳学说:①阴阳的基本概念。②阴阳理论指导治疗疾病的原则,包括阴阳偏盛、阴阳偏衰的临床证候及治疗原则,重点关注阴阳偏衰。
考点3.五行学说:①在疾病传变中的应用;②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即相生规律与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治法。
考点4.五脏,以心、肝的为重点。注意成对考点的脏器: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考点5.气:①气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重点掌握宗气、卫气;②气的生理功能及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重点掌握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失调的表现。
考点6.督脉、任脉、冲脉的别称。
考点7.体质:①三种体质的概念;②偏阳质与偏阴质的感病类型。
考点8.六淫邪气致病的临床表现及对应的邪气性质,以寒邪、湿邪为重点。
考点9.七情内伤对内脏气机的影响,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考点10.发病与病机:①“大实有羸状”与“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与临床表现;②阴阳失调的病机,以阴阳格拒与阴阳亡失为重点。
考点11.治未病与康复:未病先防的原则与方法,具体的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的方法;具体的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的方法。
第三章 中医诊断基础
考点1.望诊:①望神-神乱,癫病、狂病、痫病的临床表现;②望色,以黄色的临床意义为重点;③望姿态异常-惊风、痿证、痉病的临床表现;④望唇、齿龈的临床意义;⑤望舌质,以望舌形为重中之重。
考点2.闻诊中呼吸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区分哮与喘的临床表现。
考点3.问诊:①问寒热中但热不寒的临床意义,以潮热的发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为重点;②各种疼痛的临床意义。
考点4.切诊:常见脉象及其主病。
考点5.八纲辨证分别辩证的疾病方向,同时注意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
考点6.脏腑辨证,以肝病、脾病、肾病为重点,其中肝病中肝风内动证的临床表现为易考点。
考点7.气血同病常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重点掌握气滞血瘀证与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考点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参考值,注意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考点2.肝功能检查中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临床意义。
考点3.血液生化检查:①淀粉酶(AMY)增高的临床意义;②血清肌酸激酶(CK)增高对心脏疾病的临床意义;③肌钙蛋白(cTn)检查的临床意义。
考点4.糖、脂代谢检查: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意义;②三酰甘油(TG)参考值与临床意义。③乙肝病毒DNA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 治则与治法
考点1.正治法包含的内容与概念,反治法包含的内容。
考点2.调整阴阳中补其不足的含义和临床应用。
考点3.调理气血津液的方法,重点关注调气。
考点4.三因制宜的原则。注意因时制宜的内容与因人制宜需考虑的因素。
考点5.八法的分类及其适应证,注意和解少阳属于和法,回阳救逆属于温法。
第六章 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考点1.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中各证候的治法、方剂选用及中成药选用,以感冒(尤其是风热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尤其是风燥伤肺证、肺肾阴虚证)、喘证、肺胀(尤其是肺肾气虚证)、心悸(尤其是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胸痹(尤其是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不寐(尤其是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胃痛(尤其是寒邪客肺证、饮食伤胃证、肝胃不和证)、泄泻(尤其是食滞肠胃证、肾阳虚衰证)、便秘(尤其是虚秘)、眩晕(尤其是气血亏虚证)、消渴(尤其是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癃闭(尤其是膀胱湿热证)、水肿(尤其是脾阳虚衰证、肾阳衰微证)、虚劳(尤其是血虚证)为重点。
第七章 中医外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考点1.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中各证候的方剂选用,其中粉刺(尤其是肺经风热证)、痔为常考点。
重点解读:
粉刺-肺经风热证-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黄连上清丸。
第八章 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考点1.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中各证候的方剂选用,其中月经先期、月经过少(尤其是肾虚证、气血亏虚证)、崩漏(尤其是气血两虚证、肝肾不足证)为常考点。
第九章 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考点1.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中各证候的方剂选用,其中乳食内积证型积滞、脾胃气虚证型厌食为常考点。
考点2.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各证候的中成药选用,其中心脾积热证型口疮、肝火上扰证型耳鸣耳聋为常考点。
第十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考点1.藏医常用方剂的功效,考试重点:六味安消散、八味沉香散。
考点2.蒙医基础知识中三根、七素、三秽包括的具体内容。
考点3.蒙医传统用药的“服药十则”。
第十一章 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
考点1.中药处方中与药名有关的术语,以产地类与品质类术语为重点。
考点2.药师调剂处方时“四查十对”的内容。
考点3.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重点掌握罂粟壳、忍冬藤、大血藤、大黄、肉苁蓉、西红花、茜草、牛蒡子、茺蔚子、牵牛子、香加皮、香附、甘草、肉豆蔻、延胡索、益母草、血竭、决明子、沙苑子、海螵蛸、山茱萸、千金子、马钱子、金银花、佩兰、红花、三七、木蝴蝶、丹参、重楼、前胡、首乌藤、艾叶、淫羊藿、蛇蜕、槟榔、杜仲、辛夷、补骨脂、龙眼肉。
考点4.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规范,重点掌握砂蔻、二地丁、二术、二母、二丑、二乌、二风藤、二蒺藜、赤白芍、腹皮子、焦三仙、焦四仙、知柏、龙牡、荆防、白术芍、忍冬花藤、二门冬/二冬。
考点5.中药饮片的用药禁忌:①“十八反”与“十九畏”涉及的药对,以半夏与乌头、丁香与郁金为重点。②妊娠禁忌,以妊娠禁用莪术、猪牙皂、商陆、罂粟壳,妊娠忌用天山雪莲、大皂角,妊娠慎用穿山甲、桂枝、天花粉、蒲黄为重点;③证候禁忌,以麻黄、甘草的用药禁忌为重点。
考点6.中成药联合用药的举例,重点关注慎重联用的含相同毒性药味的中成药。
考点7.饮片斗谱编排基本原则及其他原则,重点关注经常一起配伍应用放在一个斗中的饮片、外观形状相似但功效不同与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不宜排列在一起的饮片、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的饮片。
考点8.饮片的常见处方应付实例,以清炒品、麸炒品、炭制品、蜜制品、醋制品、盐制品为重点。
考点9.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重点掌握:红粉、斑蝥、雄黄、蟾酥、白降丹、天仙子、生马钱子。
考点10.罂粟壳的管理方法、用法用量及调剂。
考点11.大毒、有毒、小毒中药的分类与用法用量。重点掌握:土鳖虫、川楝子、水蛭、北豆根、艾叶、吴茱萸、苦杏仁、重楼、鸦胆子、蛇床子、千金子、千金子霜、山豆根、朱砂、苍耳子、苦楝皮、香加皮、商陆、蜈蚣、罂粟壳。
考点12.妊娠禁用、忌用与慎用的中成药,重点关注妊娠禁用、忌用药十滴水、小金丸、六味安消散,妊娠慎用药牛黄上清丸、枣仁安神胶囊。
考点13.含毒性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饮片以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举例。重点关注含毒性饮片的中成药。
考点14.中药饮片调配复核的内容。
考点15.中药汤剂的特殊煎煮法,重点关注后下、包煎、兑服、冲服的饮片。
考点16.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包括自身与环境因素,重点掌握环境因素中对一把炮制品的含水量与相对湿度的具体要求。
考点17.中药贮藏中名词术语的意义。比如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重点关注阴凉处与冷处。
考点18.常见中药饮片的变质现象,以易泛油和变色的中药饮片为重点,需要重点关注的具体中药饮片有:天冬、当归、牛膝、麻黄。
考点19.中成药剂型的贮藏要求。重点关注合剂、颗粒剂、胶剂、栓剂、锭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凝胶剂、气雾剂与喷雾剂的贮藏要求。
考点20.中药饮片对抗贮存法药对举例。以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蕲蛇或白花蛇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等为重点,其中重中之重的药对:牡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
第十二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
考点1.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是安全。
考点2.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
考点3.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考点4.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的正确应用举例,重点关注大黄、白芍。
考点5.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①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②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例举,重点关注清开灵注射液不能与硫酸庆大霉素配伍使用。
考点6.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重点关注一种药物能够明显抑制或消除另一种中成药的偏性或副作用的药组。
考点7.常见中成药的送服药引,以黄酒(白酒)与姜汤送服的中成药为重点。
考点8.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复习重点为:含“十八反”、“十九畏”药味中成药的配伍禁忌举例和含有毒药物中成药联用的药物举例。
考点9.中西药联用特点中的药物例举,重点掌握金银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增效、石麦汤与氯氮平联用能降低毒副作用、地西泮与苓桂术甘汤联用能降低地西泮的用量。
考点10.中西药联用在药动学上的相互作用,重点关注影响吸收与排泄的药物举例。
考点11.中西药合理联用的例举,主要考查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重点关注利尿药与真武汤联用可减轻因应用西药利尿药而导致的口渴等副作用。
考点12.含西药组成的中成药,重点关注含有格列本脲、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麻黄碱、吲哚美辛、氢氯噻嗪的中成药。另外注意含有吲哚美辛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使用注意。
考点13.老年人的中药应用:①老年人不宜联用的药物举例。重点关注不能与地高辛、法莫替丁、降糖药联用的中成药;②老年人合理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重点关注阳虚、阴虚、肾阴虚、心脾两虚的老年人的中成药选用。
考点14.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①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②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病儿的药物选用。
考点15.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①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②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重点掌握矿物类中药,尤其是含汞类的中药;③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
考点16.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①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②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以含毒蛋白类中药为重点,以苍耳子与黄药子为重中之重。
第十三章 中药用药安全
考点1.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重点掌握药物相关因素与临床使用因素。
考点2.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重点关注香加皮、细辛、苍耳子、苦杏仁、罂粟壳的不良反应。
考点3.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重点掌握珍菊降压片、复方青黛丸的不良反应。
考点4.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重点掌握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考点5.医疗用毒性中药及其中毒表现。重点掌握乌头类药物、蟾酥及含蟾酥的中成药、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及其中毒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