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的基本概念/性质/致病特征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 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空调过凉,恣食 生冷、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条件。寒邪侵入所致病证,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 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伤人后,机体的阳 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驱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驱除寒邪,反为寒邪所 伤,即“阴盛则阳病”。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伤阳,可致寒邪郁遏卫 阳的实寒证,或致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 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 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 细等症。
(2)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伤人,易使气血津液 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 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 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 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证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 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外阴部冷痛等。正如《素问·痹论》说:“痛 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若寒遏阳气,温煦气化 失司,可致津液凝结而为痰饮。
(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伤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遏不得 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 寒客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问·举 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 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