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21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易错练习题汇总
粒径小于10n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脉注射后的靶部位是
A 骨髓
B 肝、脾
C 肺
D 脑
E 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其粒径的大小,通常粒径在2.5~10μm时,大部分集聚于巨噬细胞;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200~400nm的纳米粒集中于肝后迅速被肝清除;小于10nm的纳米粒则缓慢集聚于骨髓;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
下面关于脂质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超微型球体
B 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C 脂质体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相似
D 脂质体因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室脂质体和多室脂质体
E 脂质体相变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磷脂的种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脂质体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脂质体的结构与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束不同,胶束是由单分子层所组成,而脂质体由双分子层组成。故本题答案应选C。
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制成盐类
B 制成酯类
C 加增溶剂
D 加助溶剂
E 采用复合溶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增加溶解度的方法。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①制成盐类;②加助溶剂;③改变溶剂或用潜溶剂;④加增溶剂增溶。其中加助溶剂是药剂学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碘在水中几乎不溶解,欲配制碘的水溶液必须加碘化钾,使碘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碘化钾即为助溶剂,所以制备5%碘水溶液,采用加助溶剂方法。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D。
关于糖浆剂的错误表述是
A 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B 糖浆剂稳定性较其他剂型好
C 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防腐剂
D 应密封,置阴凉干燥处贮存
E 可作助悬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糖浆剂指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使用。含糖量应不低于45%(g/ml)。蔗糖及芳香剂等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口味,尤其受儿童欢迎。糖浆剂易被微生物污染,低浓度的糖浆剂中应添加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刺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防腐剂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故常使用混合防腐剂以增强防腐效能。
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1/2药物消除99.9%
A 4t1/2
B 6t1/2
C 8t1/2
D 10t1/2
E 12t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静脉滴注达到Css某一分数(fss)所需的时间以t1/2的个数n来表示时,则n=-3.32lg(1-fss),将数值代入n=-3.32lg(1-0.999),n=9.96,大约为10t1/2
有关药物淋巴系统的转运不正确的是
A 淋巴循环不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B 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依赖淋巴系统
C 淋巴管转运药物的方式随给药途径不同而有差异
D 淋巴转运药物的选择性 强
E 淋巴转运的靶向性与药物的分子量有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淋巴系统转运。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构成体循环。全身淋巴管汇合成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因此其选择性 强;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淋巴转运方式也不同。故本题答案应选A。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
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C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转运方式。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载体转运和膜动转运。药物大多数以被动转运方式通过生物膜。被动转运是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转运过程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一般也无部位特异性。故本题答案应选E。
聚合物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中有一层不易渗透的铝塑合膜,其作用是
A 润湿皮肤促进吸收
B 吸收过量的汗液
C 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
D 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
E 防止药物的流失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直接分析,聚合物骨架型经皮吸收制剂中由几层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高分子薄膜层叠而成,大致可分为:①背衬层,是有不易渗透的铝塑合膜、玻璃纸、尼龙或醋酸纤维素等材料组成,可防止药物的会发和流失;②药物贮存层,是由厚为0.01`0.7mm聚乙烯醇或聚醋酸乙烯酯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层膜;③控释膜,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④胶黏膜;⑤保护膜;故本题选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