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下列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片剂是
A.泡腾片
B.咀嚼片
C.舌下片
D.分散片
E.溶液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片剂的分类。根据用法、用途以及制备方法的差异,同时也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的实际需要,可制备各种类型的片剂。除了最常用的口服普通压制片外,还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可溶片,泡腾片和缓控释片等,舌下片是指置于舌下能迅速溶化,药物经舌下黏膜的快 速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由于药物未通过胃肠道,所以可使药物免受胃肠液酸碱性的影响以及酶的破坏,同时也避免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作用(首过效应)。故本题答案应选C。
2[.单选题]药物经皮吸收是指
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
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
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
D.药物通过角质层和活性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
[答案]D
[解析]药物渗透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角质层和活性表皮进入真皮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即表皮途径。
3[.单选题]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滴注
B.肌内注射
C.皮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脊髓腔注射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皮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真皮中,此部位血管稀且小,吸收差,只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注射量在0.2ml以内。故本题选C。
4[.单选题]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
A.口腔黏膜
B.角质化上皮和非角质化上皮
C.唾液的冲洗作用
D.pH
E.渗透压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口腔黏膜吸收的因素,口腔黏膜的结构与性质具有分布区域差别,给药部位不同,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也不同。口腔黏膜作为全身用药途径主要指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舌下给药的主要缺点是易受唾液冲洗作用影响,保留时间短。颊黏膜表面积较大,但药物渗透能力比舌下黏膜差,一般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颊黏膜受口腔中唾液冲洗作用影响小,能够在黏膜上保持相当长时间,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剂的释放。故本题选C。
5[.单选题]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是
A.皮肤给药
B.肺部给药
C.鼻黏膜给药
D.口腔黏膜给药
E.腹腔注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非胃肠道给药。鼻黏膜给药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原因是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高度渗透性有利于全身吸收;可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故本题答案应选C。
6[.单选题]各类食物中,胃排空最快的是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三者混合物
E.均一样
[答案]A
[解析]糖类的排空时间较蛋白质为短,蛋白质又较脂肪为短,混合食物由胃全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故本题选A。
7[.单选题]关于肺部吸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肺部给药吸收迅速
B.肺部给药不受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
C.药物的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和分子量大小影响药物的吸收
D.脂溶性药物易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较慢
E.分子量的大小对吸收无影响
[答案]E
[解析]小分子药物吸收快,大分子药物吸收相对慢。分子量小于1000时,分子量对吸收速率的影响不明显。
8[.单选题]有关药物淋巴系统的转运不正确的是
A.淋巴循环不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B.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依赖淋巴系统
C.淋巴管转运药物的方式随给药途径不同而有差异
D.淋巴转运药物的选择性 强
E.淋巴转运的靶向性与药物的分子量有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淋巴系统转运。药物在消化道的淋巴系统转运也是药物吸收途径之一。通常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向循环系统转运,淋巴系统转运几乎可忽略,因为淋巴液的流速比血流小得多,为血流的1/500~1/200。一些油脂或结构与脂肪类似的药物及大分子药物,难以透过毛细血管的基膜进入毛细血管,较易进入没有基膜的毛细淋巴管,通过淋巴液进入全身循环。经淋巴系统吸收的药物不经肝脏,不受肝脏首关效应的影响。故本题答案应选A。
9[.单选题]一般认为口服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顺序是
A.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溶液剂>胶囊剂>混悬剂>片剂>包衣片
C.溶液剂>混悬剂>片剂>胶囊剂>包衣片
D.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包衣片>片剂
[答案]D
[解析]一般认为口服剂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共享题干题]根据下面选项,回答10-11题
A.静脉注射剂
B.气雾剂
C.肠溶片
D.直肠栓
E.阴道栓
10[.单选题]经肺部吸收的剂型是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剂型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吸入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剂型有吸入气雾剂、供雾化用的液体制剂和吸入粉雾剂等。呼吸道的结构复杂,药物到达作用或吸收部位的影响因素较多。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
11[.单选题]无药物吸收的过程的剂型是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剂型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吸入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剂型有吸入气雾剂、供雾化用的液体制剂和吸入粉雾剂等。呼吸道的结构复杂,药物到达作用或吸收部位的影响因素较多。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
[.共享题干题]根据下面选项,回答12-14题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鞘内注射
E.腹腔注射
12[.单选题]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的是
[答案]A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注射部位吸收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药物皮下注射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13[.单选题]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采用的是
[答案]B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注射部位吸收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药物皮下注射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14[.单选题]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的是
[答案]C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注射部位吸收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药物皮下注射的吸收较肌内注射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共享题干题]根据下面选项,回答15-16题
A.静脉注射给药
B.肺部给药
C.阴道黏膜给药
D.口腔黏膜给药
E.肌内注射给药
15[.单选题]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剂型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吸入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剂型有吸入气雾剂、供雾化用的液体制剂和吸入粉雾剂等。呼吸道的结构复杂,药物到达作用或吸收部位的影响因素较多。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
16[.单选题]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药物的非胃肠道吸收剂型的特点。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为100%。吸入给药能产生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剂型有吸入气雾剂、供雾化用的液体制剂和吸入粉雾剂等。呼吸道的结构复杂,药物到达作用或吸收部位的影响因素较多。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组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