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调剂和体液调节
2.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
3.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注意:内环境理化性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简言之,是一种动态平衡。
4.生成原料:铁、蛋白质 → 缺乏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促成熟因子:VitB12、叶酸 → 缺乏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①释放缩血管物质——使受损小血管收缩。
②黏着、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
③在血液凝固中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凝血因子——参与并加速血液凝固,完成生理止血。
④凝血块儿中的血小板收缩,引起血块儿回缩,挤出其中的血清——使凝血块更加坚实。
⑤止血后——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
6.ABO血型系统——根据A、B两种抗原,分为四种血型。
7.心动周期的特点:
→心房和心室机械活动周期的时间是相等的。
→舒张期的时间长于收缩期。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舒张期缩短的比例大于收缩期。
→心房和心室同时处于舒张状态,称为全心舒张期。
→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依靠全心舒张期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70%),而不是心房的收缩(30%)。
8.心脏泵血过程中的特点:
→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泵血的——原动力;
→心房-心室、心室-动脉之间的压力差是——直接动力;
→心脏瓣膜保证血液呈——单向流动;
→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压力变化最快;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达峰值;
→快速射血期的中期或稍后,室内压已经低于主动脉内压…之后靠血流惯性!
9.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是评价心功能最基本的指标。
10.房室延搁的意义:使心室在房缩完成后(心室充分充盈)才开始收缩以确保射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