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概述
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颌骨的化脓性感染,称为颌骨骨髓炎,包括骨膜、骨皮质和骨髓整个骨的炎症。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为发热,多个牙松动,疼痛和牙周溢脓;慢性期一般在急性期2周后,局部肿胀,娄孔排脓,死骨形成。本病青壮年人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发生率高,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约占各类型颌骨骨髓炎的90%以上,其中下颌骨发生率高,以牙源性感染最多见,本病目前有抗生素和外科治疗,治愈率较高。
疾病概述
由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颌骨的化脓性感染,称为颌骨骨髓炎,包括骨膜、骨皮质和骨髓整个骨的炎症。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为发热,多个牙松动,疼痛和牙周溢脓;慢性期一般在急性期2周后,局部肿胀,娄孔排脓,死骨形成。本病青壮年人发病率高,男性多于女性,农民发生率高,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约占各类型颌骨骨髓炎的90%以上,其中下颌骨发生率高,以牙源性感染最多见,本病目前有抗生素和外科治疗,治愈率较高。
症状体征
急性期不易发现,常被颌周间隙感染症状所掩盖,因此常见为慢性期。临床病理特点主要是间隙感染,如咬肌间隙和翼下颌间隙脓肿,脓肿未能及时排出,则会溶解骨膜,使骨皮质的营养中断,发生脱钙、疏松、软化,形成表浅的小块死骨;或因炎症与机体抵抗力处于僵持阶段而出现炎性增生,X线片可见颌骨表面葱皮样钙化影。临床可在下颌角区域腮腺咬肌区出现炎性侵润硬块、压痛、凹陷性水肿,并有张口受限。脓肿自行穿破处或切开引流区,可见长期溢脓的瘘管,有时脓液内混杂有死骨碎屑。循瘘管探查,可触及粗涩骨面,当瘘管阻塞时,炎症又可急性发作。炎症发展深入到骨髓腔时,感染可在骨髓腔内扩散,则可并发中央性骨髓炎,而有大块死骨形成。
治疗方案
急性期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或拔除松动牙为主,弥散型患者表现衰竭、全身中毒严重、贫血者,除一般支持疗法外,还应小量多次输血,增强其全身抵抗力。慢性期应以死骨刮除术及病灶牙拔除为主。边缘性骨髓炎可在极性炎症后2-4周手术,手术时应充分暴露下颌支,彻底清除散在小块片状死骨,产出增生的病理性固执骨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