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口腔粘膜红色样病损
一、红斑 erythroplakia (增殖性红斑、奎来特红斑)
概念:
指口腔粘膜上出现的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在临床上及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不包括局部感染性炎症,如结核及真菌感染等,而是指癌和癌前病变的红斑。
临床表现:
部位:舌缘、龈、龈颊沟、口底多见
性别:男性较为多发。
表现:
(1)均质型红斑:鲜红色,表面光滑,不高出粘膜面;
(2)间杂型红斑:红白间杂,红斑的基底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
(3)颗粒型红斑:边缘不规则,稍高于粘膜面,表面颗粒样微小结节似桑葚状;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的表现。
病理改变:
1.均质型红斑
上皮萎缩,上皮异常增生或原位癌。
2.颗粒型红斑
大多为原位癌或已经突破基底膜的早期浸润癌,表层上皮由不全角化层所覆盖,
钉突间上皮萎缩变薄,结缔组织中血管扩张充血-----红斑
二、扁平苔藓 lichen planus
病因:不确定
1.局部刺激:机械损伤、药物刺激
2.精神紧张、全身性疾患和遗传因素
3.某些细菌、病毒感染
4.免疫调节异常:T细胞
临床表现:
部位:颊、舌、唇、牙龈粘膜多见,常对称分布。
性别:女性较为多发。
表现:
白色或灰白色的条纹,条纹之间的粘膜发红,条纹可呈网状、线状、环状或树枝状。
本病在临床常分为六型:网状型、丘疹型、斑状型、萎缩型、溃疡型及疱型,以网纹型最为多见。
在舌粘膜的扁平苔藓一般为灰白色斑块状,似粘膜表面滴了一滴牛奶
病理改变:(重点)
1. 在黏膜的白色条纹处,上皮不全角化;发红部位则无角化
2. 棘层增生,少见萎缩
3. 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变尖呈锯齿状
4.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排列紊乱,基底膜不清,严重者形成上皮下疱
5. 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
6. 棘层、基底层、固有层内有时可见胶样小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