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5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资料汇总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数为非特异性的,诊断需实验室检查确诊。由于健康人有带菌状态,因此,根据临床表现、微生物学检查(涂片培养),部分(增殖型)通过活检综合考虑十分重要。
1.病损区及义齿组织而涂片检查
(1)10% KOH或10% NaOH消化后直接镜检:该方法为用竹制刮片刮取病损区或义齿组织面组织,直接涂片,加10%KOH并轻微在酒精灯上加热溶解角质后,光镜下查看念珠菌菌丝及孢子。如可见念珠菌特征性的菌丝及孢子,则为阳性,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状态,有诊断价值。如果为假膜型念珠菌感染或义齿性口炎临床表现典型,涂片阳性则可诊断为念珠菌病。义齿性口炎患者在其义齿的组织面取标本,做涂片,比存黏膜上取标本阳性率更高。该方法快速、简便,在临床上最常用。但缺点为标本不能保存,在判断阳性与否时,受主观因素较大,存在一定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因此,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存涂片检查的基础上,最好再加上念珠菌定量培养综合诊断。
(2)涂片固定后染色观察:在上述涂片后,还可以将涂片固定做革兰染色或PAS染色,检查有无念珠菌菌丝及孢子。
2.念珠菌培养 临床取材培养念珠菌的方法较多,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唾液培养、含漱培养。取检应尽量快接种,最好定量。
(1)唾液培养:方法是收集患者非刺激性混合唾液1~2ml,尽快接种到沙保弱(Sabouraud)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可得到阳性结果,并进一步做芽管或厚膜孢子实验,鉴别是否是白色念珠菌,有条件可进一步用生化方法鉴定。在平皿上尚可计数,定量培养。该方法简便,较敏感,且能定量来判断感染及治疗效果。
但极度口干者等唾液流率异常者不适用。
(2)含漱培养:方法是让病人含漱10m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pH7.2)1min,收集含漱液,直接接种培养或离心浓缩10倍后接种培养(称含漱浓缩培养)。该方法最敏感,对口干者更为适用。
(3)棉拭子培养:为最古老的培养方法,特别适用于病损局限的检查。但该方法阳性率低,且为半定量,较难判断是否感染及疗效。
(4)其他培养方法:印迹培养方法也较好,特别适用于检查带菌。印模培养的方法欠敏感,但可以直观念珠菌在口腔的分布。临床较少应用该两种方法,多用于科研。
3.抗念珠菌抗体的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及唾液中抗念珠菌荧光素标记抗体,如果血清抗念珠菌IgG抗体滴度>1∶16,唾液抗念珠菌抗体滴度>1∶1,可作为念珠菌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其他辅助检查:
对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应取活检,并用PAS染色检查有无念珠菌菌丝,而且应观察上皮有无异常增生。
念珠菌病的病理改变为念珠菌侵入组织并引起以上皮增生为主的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念珠菌在宿主细胞内寄生,在上皮细胞的胞质内生长。急性念珠菌病如假膜型病损表面有大量菌丝,可有上皮增生,也是机体的防御机能所在,通过增生代谢去除有菌丝的上皮。有时增生与萎缩同时存在,并有急性或亚急性炎症反应,可见明显的炎性水肿,上皮之间出现广泛炎性渗出物,有菌丝穿过上皮浅层,并可见中性粒细胞游出,在上皮浅层聚集形成特征性的微小脓肿。临床上的白色假膜为坏死脱落的上皮及念珠菌菌丝及孢子。因念珠菌菌丝及孢子中均含有多糖类,因此,PAS染色呈阳性粉红色。上皮下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充血,有炎症细胞浸润,为中性核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慢性增殖型念珠菌病的病理变化与急性基本相同,可见菌丝侵入上皮浅层,出现微小脓肿,上皮有增生或出现异常增生,较少有上皮萎缩。基底膜可有少数部位被炎症细胞浸润所破坏。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在固有层密集,结缔组织中也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并可见血管扩张、胶原纤维水肿断裂等表现。念珠菌性肉芽肿有时可见结缔组织的增生。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成绩查询、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 | 搜索微信公众账号"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