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固酮的作用
醛固酮(aldosterone)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通过Na+、-K+和Na+-H交换而促进K+和H+的排出,所以说醛固酮有排钾、排氢、保钠的作用。随着Na+主动重吸收的增加,Cl-和水的重吸收也增多,可见醛固酮也有保水作用。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血浆Na+、K+浓度的调节。当失血等原因使血容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时,肾入球小动脉管壁的牵张感受器就因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和血容量减少而受到剌激,近球细胞的肾素分泌乃增多。同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也相应减少,流经致密斑的Na+亦因而减少,这也可使近球细胞的肾素分泌增多。(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见解是,远曲小管起始部分肾小管液Na+浓度的增加,可剌激致密斑而使近球细胞分泌肾素增多。目前这两种看法尚未能统一。)肾素增多后,血管紧张素Ⅰ、Ⅱ、Ⅲ便相继增多,血管紧张素Ⅱ和Ⅲ都能剌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使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增多。
此外,近球细胞处的小动脉管内有交感神经末梢支配,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肾素的释放量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可直接剌激近球细胞,使肾素释放增加。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内的细胞也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一样是在液体环境之中的。和单细胞生物不同的是人体大量细胞拥挤在相对来说很少量的细胞外液中,这是进化的结果。但人具有精确的调节机构,能不断更新并保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理化特性和容量方面的相对恒定,这就是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内环境。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本身又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因此,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问题,是医学科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受到了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主要是在神经一内分泌调节下实现的。故本章在简述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水、钠、钾、镁的代谢紊乱。应当指出,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之间,某一电解质与其它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之间,水、电解质与酸硷平衡紊乱之间关系密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旦发生紊乱往往是综合的,即一种障碍往往可以伴有或引起另一种或另一些障碍。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