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21临床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第二单元易错题汇总
1.老年男性,四肢乏力,行走不稳2年余,1天前不慎滑倒,当即出现四肢活动障碍;门诊CT提示:后纵韧带呈节段性改变,考虑诊断为
A.外伤性颈髓损伤
B.颈椎脱位
C.脊髓型颈椎病
D.颈椎肿瘤
E.颈椎管内肿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髓型颈椎病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四肢乏力、步行不稳或持物不稳,其病理特点可有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表现,其骨化后的纵韧带可呈节段性,随骨化后纵韧带增厚,故可导致脊髓压迫,若在CT或X线上出现此类表现可做出诊断 。
2.老年男性,四肢乏力,行走不稳2年余,1天前不慎滑倒,当即出现四肢活动障碍;门诊CT提示:后纵韧带呈节段性改变,考虑诊断为
A.外伤性颈髓损伤
B.颈椎脱位
C.脊髓型颈椎病
D.颈椎肿瘤
E.颈椎管内肿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脊髓型颈椎病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四肢乏力、步行不稳或持物不稳,其病理特点可有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表现,其骨化后的后纵韧带可呈节段性,随骨化后纵韧带增厚,故可导致脊髓压迫,若在CT或X线上出现此类表现可做出诊断 。
3.女,3岁,右手中指疼痛1个月。查体:中指屈曲,不能伸直,掌指关节掌侧处可触及0.2cm×0.2cm 大小硬结,压痛,可随屈肌腱上下活动。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激素治疗
B.手术治疗
C.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D.局部制动+局部封闭治疗
E.物理治疗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右手中指疼痛+不能伸直→狭窄性腱鞘炎,狭窄性腱鞘炎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4.下列哪项是甲减的主要病因
A.甲状腺本身病变
B.垂体肿瘤
C.水体手术
D.希恩综合征
E.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原发性(甲状腺性)甲减 占临床甲减的90%,是甲状腺本身病变引起,大多为后天原因甲状腺组织被破坏,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甲亢131I治疗后、化脓性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等甲状腺广泛毁坏等;其次是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如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某些类似作用的药物如锂盐、过氯酸盐等,某些长期大量碘摄人者;也有少数先天性的甲状腺合成障碍,如先天性甲状腺缺如或发育不良、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系异常。
2.继发性甲减 此类甲减绝大多数是后天性的,近年病例数增多,主要由于垂体肿瘤、垂体手求、垂体内或 外照射、垂俾卒中、希恩(Sheehan)综合征所致。下丘脑性甲减多为累及下丘脑区的肿瘤、慢性炎症或肉芽肿性病变所致。罕见的单一TSH分泌不足也可继发甲减。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这是一种少见的受体病。垂体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正常,因外周组织器官 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其效应,表现为甲减症状群,血中T3、T4水平正常甚至增髙。
5.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终止发作的首选方法是
A.胺碘酮
B.非同步电复律
C.同步电复律
D.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E.压迫颈动脉窦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如无显著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但不宜用于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其他药物无效时,可选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或改用直流电复律。压迫颈动脉窦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患者已发生低血压、休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脑血流灌注不足等症状,应迅速同步电复律。非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若已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应迅速施行同步电复律,但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不宜用此法,而应改为药物治疗。
6.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泡通气量下降
B.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C.弥散性功能障碍
D.肺内分流
E.氧耗量增加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Ⅱ型呼吸衰竭主要发病机制为肺通气功能障碍,可分为限制性通气不足和阻塞性通气不足两种。支气管哮喘时因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分泌物增多,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平滑肌痉挛等可逆性病理改变,导致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下降,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Ⅱ型呼吸衰竭。
7.对于结核病化疗原则,下列哪项错误
A.应坚持早期、联用、足量、规律、全程用药
B.临床有结核中毒症状,X线病灶有炎性成分,需用化疗
C.对病灶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先观察,暂不用化疗
D.利福平对杀灭被吞噬在细胞内的结核菌有效
E.初治病例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短程化疗(6个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于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应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用药,并非是足量,所以选项A的提法不正确。临床有结核中毒症状,X线病灶有炎性成分,需用化疗;初治病例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短程化疗(6个月);对病灶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先观察,暂不用化疗等原则均正确;在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和利福平是属于全杀菌剂,对被吞噬在细胞内的结核菌有效。
8.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A.肺泡通气量下降
B.通气/血流比例失衡
C.弥散性功能障碍
D.肺内分流
E.氧耗量增加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Ⅰ型呼吸衰竭主要发病机制为换气功能障碍,主要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弥散功能障碍两种。支气管哮喘时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导致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肺弥散功能主要受肺泡毛细血管膜面积,肺泡毛细血管床容积,弥散膜厚度以及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支气管哮喘时肺弥散功能一般不受明显影响。
9.女,48岁。反复咳嗽、胸闷、气喘30年。平素口服氨茶碱及“止咳祛痰”中药治疗,症状控制不理想。近1周来症状再次出现。查体:P 86次/分,R 24次/分。双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46,PaCO2 32mmHg,PaO2 64mmHg,HCO3- 19.3mmol/L。 对该患者首选的药物治疗是
A.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B.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C.口服糖皮质激素
D.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E.口服氨茶碱类药物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β2受体激动剂包括吸入法和口服法,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具有用量少,起效快及副作用小等优点。患者处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可维持4~6小时,为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
10.女性,68岁。有慢支肺气肿病史20余年,突然气促、呼吸困难加重半天入院。胸片提示右侧肺压缩4%,予插管引流5日后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水封瓶液面仍随呼吸波动。 进一步考虑的治疗是
A.继续水封瓶引流
B.加用负压吸引装置
C.胸腔镜下手术
D.剖胸探查
E.胸膜固定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目较难,该患者水封瓶液面仍随呼吸波动,考虑主要是由于压力不足导致,这种情况下加用负压吸引为好。
11.女,60岁,尿频、尿急、尿痛2天,尿中可见血丝,伴排尿时下腹痛,无发热、头痛等症状,不宜采取的检查方法是
A.膀胱镜检查
B.尿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C.静脉尿路造影
D.尿常规检查
E.尿菌落计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患者临床表现提示为泌尿系感染,无需做膀胱镜检查。
12.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呼吸变化是
A.不规则
B.深而慢
C.浅而慢
D.深而快
E.浅而快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代谢性酸中毒时,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变得深而快,呼吸频率可高达40~50次/分。
13.男性,75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近半个月咳嗽咳痰加重伴双下肢水肿。查体: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经抗感染、利尿等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2天后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搐搦。急查血气分析示:pH 7.32,PaO2?72mmHg,PaCO2?68mmHg,HCO3-?44mmol/L,K+?2.7mmol/L,Na+?132mmol/L,Cl-?67mmol/L,应诊断为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三重酸碱失衡,有2种类型:(一)呼吸性酸中毒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慢性呼衰患者因CO2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因缺氧至代谢性酸中毒,又因输入碱性液体、利尿等致代谢性碱中毒。其血气变化特点为:PCO2升高,cl-降低,pH多下降,AG增高。
(二)呼吸性碱中毒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在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的家畜上,合并高AG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见于呼吸性碱中毒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的基础上,由于补碱过多再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其血气变化特点为:PCO2下降,pH多下降,AG增高。
内容来源:医学教育网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