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二八原则
二八原则:一张试卷,或是一场考试,80%的分数是通过20%重点的知识获得的,这20%的知识要用80%的精力去复习。
执业医师备考需要更为直接、省时的方式,推荐大家两种方法:刷真题和记重点笔记。
一·刷真题和重点笔记
首先,出题中心的题再新,再离谱,至少还会保证有70%的题目是来源于历年真题。所以,一定要做真题!
在你做真题达到一定的数目后就会发现,有那么一部分知识点会重复性地出现在你眼前,这就是高频考点。所以尤其要在笔记中体现各个高频的考点的频率,用出现的频率作为一个知识点重要性的评价指标。
复习分为2期,基础期和冲刺期,冲刺期就是考试前1个月,现因疫情原因考试时间推迟,建议大家把现在仅有的时间作为自己的冲刺期去备考。
执业医考试不像考研,真的是题眼特别明显,一道长题,只看题眼就能确定答案的题目非常多,记笔记时要对“题眼”重点记录。
二·浅谈重点科目和知识点
首先一个大原则:只看重点科目和重点知识点。
重点科目↓↓↓
根据大纲要求:临床医学综合70%以上;基础医学综合10%;医学人文综合8%;预防医学综合5%。所以内外妇儿一定是重点科目!咱们80%的精力就应该使在这几门科目上。
其次,传染病、精神病、神经病、生理、病理、卫生法是第二梯队。剩下的预防、心理学、伦理学是第三梯队。
“生化、免疫、统计、药理、微生物”这几门课大家若是时间不够可以暂时舍去,这几门共同的特点是特别难记!建议把时间投资在分值大的一二梯队上,相同的耗费明显收益更大。
生化、免疫、统计这三门学科系统性极强,而它们执业医题库的题数量很少,不足以通过刷题建立知识体系。这种系统性很强的学科会造成一个非常有趣的分数现象:会的人考的很高,不会的人考的极差,基本不存在中不溜水平的情况。执业医是以通过为目的的考试,尽量保证模拟考试平均400/200分以上的水平。
简单列几个题型和考试重点带大家熟练一下,复习时也有针对性↓↓↓
A1型题:
(1)最佳答案”一定要选择最适合题干问题的答案。(2)审题要仔细,一定要注意否定型词语,重点标注出来。(3)在医学试题中,选项中出现肯定、绝对、一定等,这样的词语,往往都是错误的。
A2型题:
(1)注意题干信息性别和年龄的提示:男性、女性、青年、老年、儿童、婴幼儿等。例如肺癌病理类型的考查,鳞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腺癌多见于女性;心脏骤停,大部分是由冠心病及并发症导致的,但35岁以下,常见的原因是心肌病。(2)抓关键词:很多疾病都有典型表现,及时抓住所谓“题眼”,秒解试题。例如“四世同堂”是水痘;“特殊的鼠尿味”是苯丙酮尿症;“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
A3/A4型题:
首先要诊断出具体的疾病,然后选择相关检查或者治疗原则等,如果诊断出现错误,那么下面相关的题目就可能出错。
B1型题:
这种试题,可能跨不同科目,答案有迷惑性,也可能为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
简单列举一个知识点方便大家学习:
关于休克中的CVP、BP,一定要理解记忆!
CVP其实是判断低血压是低容性还是心因性的指标。
BP不正常那肯定不正常,但要用CVP定因。
CVP低→血容量少;高→心衰,很简单;但如果一个血压低的病人CVP正常,就得做补液试验,补液后CVP马脚立马就漏出来了:心衰的CVP升高,缺血容量的BP立马回升。
BP正常不一定正常,得看CVP:低→同样血容量少,因为CVP是休克较为敏感的指标;高→容量血管收缩,不可能是心衰,心衰绝对血压不正常。
■相较于考研更加碎片,难度也更低,高频考点的出现也相对规律。
■注意一点,复习顺序:内外妇儿一定放在前面开始复习,以备后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二刷。而第二梯队不用复习太早,一刷足矣。
相关推荐: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