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大多数学者;人为本病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又有遗传因素作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是诱发因素。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及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
2.病理 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特点具有弥漫性、连续性。
本病病变反复发作,导致肉芽组织增生,黏膜可形成息肉状突起,称假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的类证鉴别
本病在临床上应与痢疾、霍乱相鉴别。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自脓血为特征。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痢疾病位在肠。
霍乱以猝然起病,上吐下泻,吐泻交作为特征,霍乱的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常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的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下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如米泔水,伴有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吐泻后,津液耗伤,出现消瘦、转筋。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论治
(1)急性期
1)肺肾不足,水湿停滞证
证候:疲倦乏力,下肢水肿,腰酸尿少,咽部暗红,或低热;舌偏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扶正,利水消肿。
代表方剂:防己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物:防己、黄芪、白术、牛膝、杜仲、山药、甘草、生姜、大枣。
2)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证
证候:发热而不恶寒,或热重寒轻,咽喉疼痛,口干口渴,头面浮肿,尿少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细数。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代表方剂:越婢加术汤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石膏、甘草、大枣、白术、浮萍、泽泻、茯苓、生姜。
3)风寒束肺,风水相搏证
证候:恶寒发热,且恶寒较重,咳嗽气短,面部浮肿,或有全身水肿,皮色光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细。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行水。
代表方剂: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炙甘草。
4)脾肾亏虚,水气泛溢证
证候: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起,身重,脘痞腹胀,胃纳欠佳,腰酸尿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渗湿,通阳利水。
代表方剂: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药物: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桂枝、白术、猪苓、茯苓、泽泻、椒目、防己;
5)热毒内侵,湿热蕴结证
证候:皮肤疮毒未愈,或有的疮疡已结痂,面部或全身水肿,口干口苦,尿少色赤,甚则血尿;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代表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常用药物:麻黄、杏仁、生梓白皮、连翘、赤小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甘草、生姜、大枣。
(2)恢复期
1)肺肾气阴两虚证
证候:低热咽干,咳嗽痰少,神倦头晕,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尖红,苔薄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补肺肾,益气阴。
代表方剂:参芪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熟地、泽泻、山药、丹皮、山萸肉、生地、麦冬、贝母、百合、当归、白芍、玄参、桔梗。
2)脾气虚弱证
证候:倦怠乏力,胃纳呆滞,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莲肉、扁豆、砂仁、薏苡仁、桔梗、陈皮。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