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凡能消除痰涎者称化痰药(清化热痰、温化寒痰、润化燥痰),凡能缓解或制止咳喘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
二、痰的性质、分类、表现及其治疗:
1. 热痰:色黄、粘。
2. 燥痰:色白或黄,少而干、粘,或带血丝、咯血、难咯,线粉似痰,温燥-黄色,
凉燥-白色。
3. 寒痰和痰饮:色白、多,清稀而粘、中带泡沫(多见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4. 湿痰:
停于中焦:胃失和降、脾升受阻、眩晕、纳呆、乏力
流注于经络:肩臂顽麻痛酸沉;阴疽瘰疬、痰核。
5. 风痰:既有痰证的症状,又有动风症状(肝风内动)。
6. 梅核气。
三、 痰与咳喘的关系:
1. 肺中有痰,每致咳喘:痰阻肺气,肺气不宣(咳喘)。
2. 咳嗽未必有痰:外感咳嗽、肾虚、久病的咳嗽、喘。
3. 痰能引起除咳喘之外的症状。
四、性能与主治:
1. 性能:较复杂,多归肺经,兼归肝、脾经。化痰、止咳、平喘、降气、宣肺、润肺,
兼散寒、清热、散结、解毒、平肝息风、软坚、利尿。
2. 主治:①咳嗽痰多 ④惊狂癫痫
②痰喘气逆 ⑤中风痰壅
③痰饮眩晕 ⑥阴疽、瘰疬、痰核、瘿瘤
五、分类:
1. 温化寒痰药:温、燥,善治寒、湿痰所致咳喘,另治湿浊中阻,阴疽、瘰疬、痰核。
阴虚火旺不宜用。
2. 清化热痰药:寒凉清润,多治热、燥痰,另治瘰疬、痰核、瘿瘤、流注,惊狂癫痫。
3. 止咳平喘药:苦辛温平凉 宣肺袪痰:治外感、肺气不宣的咳嗽
润肺止咳:治燥咳、阴虚痨嗽
降气平喘:治肺气不降的咳嗽
六、使用注意:
1. 注意选择配伍。
2. 常与行气药配伍。
3. 寒、湿痰不宜用清化热痰药,热、燥痰不宜用温化寒痰药。
4. 咳嗽兼咳血者不宜用作用力强有刺激性的药物。
5. 麻疹初期兼咳嗽忌用性温有收敛作用的药物。
关注"566执业医师考试"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最新资讯、内部资料信息!
执业医师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执业医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