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单元 麻疹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布发红疹和早期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为特征。
病因病机:麻疹的发病原因为感受麻毒时邪。麻疹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二脏,严重者常累及心肝。其基本病理改变为麻毒时邪由表及里,内犯肺脾,外泄肌肤。
诊断要点:初热期有发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表现,但发热渐高,目赤多泪,畏光羞明,于发病2~3天时,口腔出现麻疹粘膜斑。发热3~4天后进入见形期,此期高热起伏,咳嗽加剧,纳呆嗜睡,分批出诊。皮疹先见于耳后、发迹,渐遍及全身,最后达于手心与足心,约3~4日出齐,并进入恢复期。恢复期皮疹按出诊顺序消退,疹退后皮肤见脱屑及色素沉着,体温渐降,全身症状随之好转。整个病程约10~14天。部分患儿在见形期可出现麻毒闭肺、麻毒攻喉、邪陷心肝等逆险证候。约90%以上患儿可见麻疹粘膜斑(指口腔黏膜近臼齿处出现约1mm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证治分类:——顺证
1.邪犯肺卫(疹前期)(麻疹初热期)
证候: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目赤多泪,畏光羞明,倦怠思睡,胃纳欠佳,小便短黄,或大便稀溏,发热第2~3天在口腔颊部近臼齿处出现麻疹粘膜斑,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主方:宣毒发表汤加减。
2.邪入肺脾(疹初期)(麻疹见形期)
证候:高热持续,起伏如潮,疹随热出,依序而现,疹点细小,由疏转密,由红转暗,稍觉凸起,触之碍手,并伴口渴引饮,目赤,咳嗽加剧,烦躁或嗜睡等症,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主方:清解透表汤加减。
3.阴津耗伤(收末期)(恢复期)
证候: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渐减,胃纳增加,精神好转,疹点依次渐回,皮肤呈糠麸状脱屑,并留有色素沉着,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气,清解余毒。
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相关推荐: